欢迎访问延安红云平台,助力更有力的红色文化传承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安红云”公众号
原五十五师老师长魏宝锁的瞻仰送别仪式,今年八月三十一日上午在栖凤山下的殡仪馆进行,老部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老师长送行。干休所政委介绍了老师长生平,五十五师原参谋长,后任酒泉军分区司令的陈启军同志,介绍...
我曾经在新疆天山脚下某部无座力炮连当给养员,其职责是协助司务长搞好连队的后勤生活保障。记得是1978年春天,全军掀起了练兵热潮,新疆军区要在我们部队召开军事训练现场会,我们要给领导表演的项目几乎涉及到...
1977年,我参军到新疆天山脚下的步兵十团无炮连当兵。天山是横亘于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之间的大山系,它的巍峨与宏伟,展现了一种雄性的气势和壮美。这与我们军营的生活节律十分和谐,我们因它而坚强勇敢,它...
我的军旅生涯大部分是在新疆边防部队度过的。入伍时所在的南疆军区陆军第四师步兵第十团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战斗作风的英雄部队。战争年代曾转战陕北,进军兰州和新疆,解放大西北,被誉为“老虎团”,涌...
前不久,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志成中将送给我两本书:《益言集》和《益言集续集》。两本书收录了老首长在职时和退休后的各类文章44篇、书法作品28幅、摄影作品40幅、诗词近20首。品读他的这些作品,不仅让我...
回想往事,我总是把在陆军第62师战斗、工作和学习的6年,当成我上大学的6年,深造的6年,学着做人的6年。尽管我离开62师30多年,仍然常常忆起当时的经历,而且是历历在目。
说起来,这一生走过的地方不少,吃过的风味美食也挺多。但是,陕北延安的吃食,留在我舌尖上的味道尤为浓郁。延安街头的那顿工作餐,更是难忘。
我曾有过25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那些年,年年过八一,总有心得和收获;转业到地方后,虽然脱去戎装,但是“兵”心未改,军魂犹存,每逢“八一”时,依然激情燃烧,总是喜欢打开尘封的日记和相册,重温当年的军营生...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作为一个75岁的老兵,我深切地缅怀先烈,景仰先烈的英雄壮举,依然被军旅生涯中的所熟悉和了解触的英雄人物深深地感动着。 革命英雄主义,对我这样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是“红色基因大补...
我说的这个“联合国大楼”,不在美国纽约,而在中国西安,在西安的小寨东路,是一座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办公和住宅综合楼。 陕西省军区机关有两个家属院,一号院位于小寨东路,主要是司令部、政治部和直属队干部...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