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2020-12-1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本质特征

时代是思想之母,而思想则是时代的先导。一个民族想要站在时代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探索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论思维中,从“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到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再不断丰富发展定型化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020-1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

2020-12-11

永葆“赶考”初心 厚植为民情怀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德清县下访接待群众时,创造性提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的“两考一答”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深刻阐释了信访举报工作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的政治定位、价值追求和理念思路,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高标准开展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12-11

锚定国家宏伟蓝图 激扬凝聚人心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号角,绘就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既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近期目标,也有“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层次分明、方向明确。仔细考量不难发现,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制定始终贯以人民立场,凸显出了鲜明的“为民”本性,有利于激发共情,催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

2020-12-11

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2020-12-10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了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号召劳动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2020-12-10

擘画中国发展新蓝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科学擘画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2020-12-10

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已成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2020-12-10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