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好做法】“581”志愿者在行动
发布日期: 2018-05-18
阅读次数: 640
收藏:
分享:
“581”志愿者在行动
——未央区辛家庙街道广安社区党支部
广安社区党支部于2003年10月在辛家庙街道离退休支部的基础上成立,目前在册78名党员中,60岁以上老党员近70名,且党员们居住特别分散,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带来困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支部针对“三会一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党员的参会积极性不高这一实际问题,将原来社区志愿服务的“581”工作法(“581”谐音我帮您,即在党支部统领下,组建“5”支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社区的“8”项服务中,更好的服务居民大众“1”)运用到支部组织生活,让“三会一课”活起来、实起来。
一、拓展思维,多措并举抓党课。针对行动不便老党员,广安社区党支部大胆创新,将“室内课堂”变“流动党课”,开展“两学一做”送学上门。志愿者们分组到老党员家中,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使他们在家就可以参加“三会一课”学习,不错过组织生活。对于瘫痪在床老党员,志愿者在床边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为老人播放经典视频;对于年龄大视力模糊甚至看不清的老党员,志愿者们读党章读系列讲话、讲革命故事、教会老人调试广播收听新闻广播;老党员彭信良说:“有了581的志愿者们,我在家,就可以参加‘三会一课’了!”。
二、在线帮学,志愿服务搭平台。针对在外工作生活,无法按时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党员,社区党支部构建“党建+互联网”模式,通过利用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服务平台,打造党员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在学习交流平台推送丰富的学习资讯,收集党员的学习心得体会,志愿者们的微信和QQ保持24小时在线,以保持沟通、联系的及时性。在重要会议中采取视频转播的方式,让外地党员参与到“三会一课”的现场。这些做法既密切了外出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又增强了党员学习效果。党员彭莉说:“有了581的志愿者们,虽然我在外地,基本不会错过一次组织生活”。
三、竞赛互动,志愿先锋做引领。广安社区党支部经常组织特色党课——党员带头、志愿先锋“知识竞赛”活动,让党员和581的志愿者们在知识竞赛的互动中接受教育。比如,党史知识竞赛结合两学一做相关知识问答,现场气氛活跃,让党课变得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吸引眼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每次竞赛后党员和志愿者们纷纷主动发言,真心交流沟通;老党员们讲自己的故事、谈自己的心得,大家都从中受益。老党员陈明理说:“知识竞赛后,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我唱了首红歌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参观学习,凝心聚力强堡垒。广安社区党支部将“三会一课”的场地,从传统的会议室移到户外,支部组织,志愿者参与。支部带着党员们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党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参观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熏陶,让“三会一课”焕发生机和活力。老党员杨忠荣说:“照金革命纪念馆的参观,给了我心灵的震撼,让我更加懂得党一路走来的不易,更加珍惜党员身份。支部还特意安排志愿者医护人员同行,为我们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
广安社区党支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工作方法,用“581”工作法打造“1:1”均等化服务,在志愿者力量的参与下使每一位党员特别是老党员都参加形式多样的党课学习,有效提升了“三会一课”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同时,在支部和服务队的关爱和服务下,老党员、流动党员的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进一步强化,积极性、参与度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党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互促共进,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效融合,为社区的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