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实践方法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包涵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方法论,体现出大国治理的深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非常具体地阐释着“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精义妙道。
2021-08-19
雷锋精神源自延安精神 丰富发展了延安精神
2021-05-08
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作为指定学习教材之一,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回答了关于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2021-03-29
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如何办好思政课问题与众多辛勤耕耘在思政课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面对面深入交流。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专门座谈会,与来自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同堂共话思政课,这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2021-03-29
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正在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2021-01-28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在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打通制约循环的堵点,更是要创造新的循环发展模式。我们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不断拓展和深化新的竞争优势,夯实适应新发展阶段和内外环境变化要求的新的经济发展基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21-01-28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021-01-28
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动力之源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发展和道德意识的提升,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和无私的公益性、利他性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当成一项高尚的事业和一种追寻幸福的生活方式。
2021-01-28
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