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理论探讨 > 滋养初心 淬炼灵魂 > 名家解析

新时代如何走好“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日期:2024-02-01         文章来源:镇巴县延安精神研究会         作者:张坤平

大家知道,“实事求是”是我党在血与火的冲杀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与“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称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延安中央党校校园毛泽东亲自书写“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熠熠闪光,振聋发聩。当今时代,一些机关、学校、企业镌刻着“实事求是”,是为座右铭,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群众,不要忘了“实事求是”,要把它当作我们的行事准则,当作我们的思想路线,当作我们胜利的基石。

这里要说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在牢记,在传承,在惊醒,在贯彻;但我们也发现,每当深入实际、遇到问题,我们总是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总是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细加分析,找到原因。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

毛主席在《改造我们学习》一文中对“实现求是”是这样解释的: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这个解释很经典,简洁通俗易懂。它是基于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第二个层次即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是主动积极的反映,这就为进一步了解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依据;第三个层次即厘清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要求正确地认识事物,找到事物的规律,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样一个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复杂互动过程,用“实事求是”四个字完整表达出来,让人过目不忘,让人警省领悟。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处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如何对“实事”“求”“是”三要素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认识。不难看出,“实事”是纯客观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它必定是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表现为客观实在性。我们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也就是说不能凭主观臆断随意乱说。“是”也是客观事物,但他与“实事”又有不同,它是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普遍法则。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事物本身,认识事物的真实状态,认识事物展现的整体形象;更要认识事物的规律,即找到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普遍法则,这是比第一个认识更深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认识层次;“求”是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它是积极的,它是连续的,它是全面的,它又是有重点的,不但要认识事物的状态,更要找到事物的规律,找到了规律就获取了认识的锁钥。

总括起来说,“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法,是认识与实践同一的路径。只要我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就是树立事物客观性的理念,就是树立事物规律性理念,就是树立认识事物主动性的理念。

二、主观如何与实际相符。

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按自己的规律、自己的法则存在。其存在的方式就是运动和普遍联系,这一点已经被人们的生活常识和无数科学事实证明。但人的大脑——意识的载体——具有认识的机能,即它能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能感知到客观事物的色彩、形状、大小、软硬等,从而证明事物的存在。又通过人的大脑对事物进行归类、排序、储存,对事物进行最初的分析;最后,人的大脑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这就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问题在于,客观事物是一个无限的存在,而人的主观认识存在局限性。所以人的认识只能是有限的认识。如何突破人的认识的局限呢?那就是发挥人的想象力,把事物按自己的需要和早期构图进行想象。

如果是进行文学创作,那就尽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上天入地,吞江吐海,香草美人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甚至创作出不世杰作。但若是从事科学的工作,特别是从事实际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情况完全不一样。那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作出科学的判断。

那么,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呢?

首先,我们必须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真实面貌。如我们要了解一户特困供养户的境况,我们会想象出各种图景。但当我们深入到一户特困户家里才发现:那一户住在半山腰,有半间偏房,且是土墙房,门窗皆为木格,塑料纸遮挡;进屋后有一火塘,火塘上方挂着两年前的腊肉,火塘边放着几个铁罐;进里屋见床上的被子陈旧不堪,且脏乱芜杂,床上还堆放着玉米、稻谷等,床下面堆放着土豆;屋子光线灰暗……。这就是一户特困户家里的真实图景。这绝不是靠想象能想到的。只有深入到这样的特困户才能看到、感受到的。深入实际,并不是一次或两次,而是多次。深入的这些实际事物,有些相同或相似,但更多的是不同。当我们深入实际的这些事物积累多了,每一个事物就会在我们头脑里形成图式,深入的次数越多,这些图式就积累得越多,这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一般而言,这种映象积累得越多、越丰富,你就能够有比较的余地,你对相似事物的判断越准确,锻炼出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品质。前例中,从特困的居住、内部陈设、生活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他的房屋是土墙房,是危房;它是一人居住,没有赡养人;它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年龄已超过60岁,失去了劳动力。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人需要政府特殊照顾。再进一步归纳:60岁以上,没有赡养人,失去劳动力,没有可靠收入来源,这样的人需要政府照顾。这样的人应该纳入特困供养户对象。这就是由多个个别的特困户真实图景得出特困的一般判断,以这个一般判断再到实际当中比照,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特困供养户。

还不止于此,还要以此一般标准再次深入实际,发现更多的比这个判断不同的因素,经过归纳后再充实到一般性判断中,不断丰富和充实。由此可以看出,主观与客观要做到相接相符,必须承认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克服这种有限性的唯一办法,是深入到所研究的事物的实际中去,了解真实情况,积累事实材料,再逐步向一般性过度。当得出一般性结论后,再次深入实际进行验证,力求发现更多相关的因素,使一般性判断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我们不排除一般性想象,甚至有时这种想象非常重要。但这种想象也是来自于平时相类、相关事物的积存,没有这种功夫,是不可想象的。单凭想象非常危险,只有将想象进行验证才是有价值的想象,有事实做根据的想象才是可靠的想象。

三、如何找到事物的规律。

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找到事物的规律才更具价值。规律不但体现真实,而且在真实的基础上更有认识价值。规律是什么呢?规律就是事物运动的普遍形态和法则。具体而言,它有这样几种形式:

(一)揭示事物的存在状态。如对太阳系天体的存在描述为: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这就是太阳系天体的存在状态。如将近代以后中国社会描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指出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状态。一方面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思维对这种真实进行描述、概括和提炼,最后用逻辑性语言表述出来。揭示事物的“状态”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事物的存在形态是复杂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凭人的机体和脑力难以洞察,只有借助科技或其他方式才能作深入认识。但是,与人的生活、生产相关的事物,凭人的能力是能够认识其真实状态的。由于人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人们认识事物真实状态时反而不能面对事物的“真”。如思维惯性、利益关联、个人避讳等等,都可能对认识事物的真实状态造成干扰。在描述事物存在状态时也存在困难,包括知识储备不足、逻辑思维混乱、记录工具欠缺等,不能准确描述事物的真实状态。

(二)揭示事物运动的一般形式。如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一般形式表述为呈椭圆形轨道周期运行,周期为365天。如将社会运动的一般形式表述为,从低级到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运动,并可能有曲折和反复。要承认事物的真实性就必须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变化的形式又是复杂的。如我们在识人、荐人时,不能以“以前那个人怎么怎么样”,也就是不能用旧眼光看人。因为人是变化的,你的印象中的那个人现在已经不同了:经过不断学习、积累,经过实践锻炼,那个人已经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堪当大用的人。当然也有可能一个人变得不如以前。所以考察一个人一定要从历史的角度,一定要从特殊环境中的表现来识人鉴人。又如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要认为我们把那些贫困户扶了起来、收入达标、生活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就认为已经“上坎”了,而以实际情况看有没有发生特殊情况,如因灾、因病、因懒等又返贫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是多方面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丰富、从粗糙到成熟演进。但也存在反复,这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所以在分析事物时,一家要掌握运动变化的一般形式,也要分析其特殊形式。

(三)揭示事物运动的某一特定现象。如观察到金星在晨昏定时出现;农产品价格每三到五年波动一次;近年来冬季高山雪线不断上移,等等。这实际上说的是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事物的“特定”现象,往往被忽略,因为这一特定现象属个别现象,其出现无损大局,在时间上非常短暂,主观上又难以把握。但往往这一“特定”现象又极为重要,它可能是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瞬间闪现,在人们不经意间暴露某个事实。特别是,事物特定现象又倏忽即逝,很难捕捉和把握。这就考验着人的观察、认识、思维的敏捷性和穿透力。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知著”等。如我们在帮扶脱贫户过程中,工作尽力了,办法想尽了,成效也很好了,脱贫户也满意了,对党和国家感激不尽。但有一户既享受了优惠政策,又得了实惠,还是冷漠、麻木甚至与帮扶人产生隔膜。这就是一种特定现象。我们可能对此不在意,或者情绪化对待,没有认真进行深度分析。但如果理性对待,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类户的内生动力没有调动起来,也就是说外部支持固然起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农户最终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才能摆脱困境,外界推动只能加速促成内生动力的激发和生效。再如,某村是一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进村,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或是基层治理都做得非常好,整个村发展欣欣向荣,形势一派大好。但某一天,几个村民突然拦住上级领导路过时的车辆,说有问题要反映。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这些村民还不知足,还不感恩,在关键时刻“丢脸”“找岔”。情绪很波动。但经过调查发现,村民反映半山上因天干没水吃。进一步了解,村民反映情况属实。原来,半山上的一个村民小组组长出去打工,近几天天干水管没有了水,饮水成问题,不知找谁反映情况,恰遇上级领导检查工作路过就拦车反映问题。说明在设计饮水工程时没有考虑水源变化问题。所以任何特定情况都不要忽视,都必须认真对待。个别反映一般,成为基层工作的常态。

(四)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关联性。如揭示出月球的盈亏造成地球上海水潮汐;揭示出文化素质差会影响到致富奔小康等。联系的重要表现就是因果关系率。某一事物的变化必然引起它事物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事物就是原因,被引起变化的事物就是结果。原因与结果要成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即对立和统一。二者对立表现在它们各有自己的属性,不能混淆,二者统一表现在它们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原因也就无结果,没有结果也无什么原因。其存在形态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掌握原因与结果这一对范畴,给我们以启示:帮助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即从果溯源因,或从因推知果;可以启示我们要善于总结工作,一件工作完成了一定要找一找原因,让我们积累经验;可以启示我们,对待工作一定要有预见性,从原因预见结果。同时,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考虑问题时一定要有统筹意识。如群众强烈反映村上盖章难,要求上级管一管。给群众盖章是村干部的本分,现在却成了一个热点。我们一定要深入走访调查找到盖章难的原因。大家反映有这么几个原因:村干部私心作祟、拖拉习惯使然;没有严格的印章管理制度;盖章人怕担责。等等。找到这些原因就能够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如,调查发现务工人员春节后普遍出去偏晚。与过去相比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如果将其作为原因,其结果就是:就业形势严峻(没有活儿干)、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如果养成及时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一事物发生的变化引起另一事物变化,就能锻炼我们的辩证思维,会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揭示事物运动的主要原因。如将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原因归结为太阳的引力作用。将社会运行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去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从因果范畴看,一事物出现的结果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其中必然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主要原因。这一主要原因找到了,解决问题就有了办法。如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收入不能迅速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需求疲软、工作岗位减少、工资低、农民工技术能力差等。但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如何发展产业就是问题的症结。产业发展起来了收入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影响产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农业产业的风险高、农民经营能力差、政策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等。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作为弱势产业,其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理解了这一点,就对农业产业发展持慎重的态度,就要在规避农业风险上用力。如果在分析事物原因时,不能抓住主要原因,而过多考虑次要原因,就可能避重就轻,不得要领,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揭示某一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重大价值。如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发现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解决资源、环境、生产间的矛盾,获得最大综合效益,其价值无可估量。近年来,我们通过6年时间的驻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发现生猪价格上涨之后对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影响就是农户因养猪成本趋高之后选择其他生产方式,包括大量养牛、养羊、养鸡,甚至开展特种养殖等,取得较好效益。人们不再囿于自己养猪吃肉,而是时兴买肉,由自给自足到互相交换。这一规律说明生产成本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利用这一规律,政府可以引导农民探索多种生产经营途径,提供不同的生产要素,帮助农民开展多种选择。除此之外,我们对养蜂业进行了多年观察。在一个狭小的山谷地带,由于蜂蜜价格好,加上政府产业引导,农户争相养蜂。但后来发生的情况令大家始料未及。包括蜂群迁徙频繁、野蜂大量骚扰、蜜源不足等,蜂群不断萎缩,产蜜量减少,维持非常困难。于是我们根据不断报告的信息,发现养蜂与环境容量存在极大关联性。蜂产业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及时向上级政府提供调研报告,提出要科学布局蜂产业,要在优化环境、提供优质蜜源上下功夫,得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四、如何找到事物的规律。

作为个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事物的“规律”呢?

(一)观察。早期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主要通过观察,至今仍是最普遍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观察有平时观察、专题观察,有意观察、无意观察。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感知事物,获得表象。从时间上来看,观察可分为瞬时观察,也就是通过短时接触就能发现事物的某一特点,牢记心中。还有的事物需要长时间甚至以年计算进行观察。如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对北京物候的观察长达数十年,发现生物与气候的关联性。观察,是人的一种能力,失去观察能力,人几乎无法生存。但有的观察技能需要特殊训练,如高级射手的观察能力需要专门机构训练才能养成。有的观察则需要特殊的器材和手段,如对天体的观察必须借助望远镜。

(二)实验。不仅是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也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规律。实验的前提是先提出假设,也就是说对事物规律先提出一个课题,假设前提和结论是正确的,并作初步论证和验证,然后再通过实验证明。如我们提出‘蜜蜂生长与环境容量正相关’的假设,然后取一个山谷长30公里、平均宽度为1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实验。第一年养蜂50桶,蜜蜂生长正常,产蜜数值正常;第三年增加到100桶,蜜蜂发生迁徙现象,产蜜量明显下降;第五年增加到300桶后,迁徙明显,野蜂侵扰增加,且采花频次减少,产蜜量下降更多。通过这些实验,记录每一个变量的值,列出数值对应表,画出坐标图,蜜蜂生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就显示出来了。这就帮助我们认识环境大小与资源量多少成正比。当环境容量一定时,资源量一定,如果增加蜜蜂养殖量,必然造成资源供给不足,形成蜜蜂之间竞争,造成死亡、迁徙、引来野蜂等情况发生。由此告诉我们一定要合理布局产业,一定要考虑环境容量,保证资源充足供应。

(三)试行。事物的规律,通常是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某一现象寻找有关事物联系的法则、趋势、结果。寻找规律的目的是让事物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部分上升到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将这种规律进行概括提炼,并得到应用。怎样应用呢?是一下子推开还是先做试验?为了进一步验证,也为了稳妥,在推行过程中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就应在局部地区进行试行,看其效果如何。如我们根据数年来的总结实验,发现农产品(特别是生猪)其价格波动在3年左右,也就是说生猪价格由高位到低位、又由低位到高位,时间起止为3年。作为生产者,就应该准确判断生猪价格趋高的时间点,安排自己的生产规模。这种情况只是就一个点、一个地方得出的结论。那么就应该将这一结果放在某一村或一户养殖户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即可推而广之。还可以做反向实验,从不同的方面得出结论,以作全面的判断。再如,我们找到了农业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风险。那么我们就应该解决农产品面临市场风险规避的问题。规避的途径可以在局部地区或者在一个企业进行,待到实验成功后进行推广。

四、怎样锻炼正确的思维

(一)运用“归纳—演绎”时,一定要掌握个别与一般的“量”。‘归纳—演绎’是最常见的思维,好比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树木是森林的个体,就是这个个体成就了森林。当我们看到一根树木时,那不是森林;当我们看到两根林木时,也不是森林。只有看到十到二十根树木时,才发现那就是一片像样的森林。在我们使用归纳法时,要获得正确的判断,必须要有多个事例,而不是单个事例。这些事例的“量”到底是多少呢?有经验的同志说,不得低于3个。反之,如果将一般原理运用到个别情况时,一定要找到一般原理与个别情况的契合点,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时下,出现的各类形式主义,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要么将没有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上升为一般情况,导致经验主义;要么将“过量”的一般情况硬套到个别情况,犯教条主义的错误。那么,怎样确定个别情况的量来证明一般的判断呢。一方面,个别情况的外延一定要健全,如正反情况、远近情况、长短情况、大小情况等,都要周全;从一般原理推向个别情况时,切忌没有差别化的对待。

(二)运用“分析—综合”时,一定要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度”。事物的存在形态可分为部分与整体,部分是整体的一个侧面,整体是部分的综合。整体拆分之后就是部分,部分综合就是整体。在分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既要详细了解各个部分,又要从整体观察分析。部分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看待。从时间看,事物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就按照这个过程划分为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也可以划分为产生时、成长时、成熟时。从空间来看,事物的各部分各有自己的侧面,包括其位置、形状、趋势等,每个部分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时,部分之合也可能等于整体,也可能小于整体,出可能大于整体。观察分析部分时,既要关注各部分的特点,也要关注部分蕴藏的整体特点;观察整体时既要关注整体的特点,也要关注整体是由各部分综合而成。在军事斗争中,将战争划分为战略、战役、战术等层面,战术层面是战役层面的组织单位,若干个战术可以构成战役,而战役又是战略的组成单位,若干个战役就构成了战略。由此看来,部分是整体的基础,整体是部分的依靠。生活工作实践中,只有把每个部分做好了,整体才能做好;整体为部分做好支撑,部分才能发挥效能。当今时代,我们不但需要战术家,也需要战略家;不仅需要工匠,也需要策划人。就整体思维而言,我们需要统筹考虑问题,即从事物的全面意义上分析其现状,趋势,提出战略构想;一旦整体构想完成,就要将任务进行分解,发挥“部分”的优势,将整体构想一步步落实,达到预定目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方面要考虑乡村振兴的整个过程,确定好目标、任务、措施,更要考虑好将这个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确定目标、任务、措施,这每一个阶段落实好了之后,整个乡村振兴任务才能最后完成。

(三)运用“抽象—具体”时,一定要掌握具象与形象的“点”。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类似于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具体思维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并与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进行联接,在头脑中出现与事物本质相符合的形象,通常采用描绘、叙述等方式来表达,其运用的心理机制是联想。抽象思维则是将事物特点、本质等要素作出概括和规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概念,力求通过推理、论证、说明等方式进行表达,其所用心理机制是逻辑。如提到脱贫户这一概念时,立即就会闪现出这样的画面:原来一户村民住在高山上,土墙房,走崎岖小路上山,屋里的东西陈旧简陋,生活艰苦。后来这一户搬到山下,住进了修葺一新的楼房,家里粮油充足,生活用具一应俱全等。由此可见,这一户从山上搬到山下,生活过得好,他就是脱贫户。这就是具体思维。如果用抽象思维,则可以这样概括:原来处于贫困生活状态包括收入低、生活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后来通过一定的政策帮扶改善了生活条件、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达到脱贫标准的农户。两种思维各有优长:具体思维对事物进行形象描绘,可视可感,形象易懂;抽象思维具有逻辑性,概括力强,用语精炼。具体思维主要通过实践,深入具体环境,加以记录而获得;抽象思维主要通过间接资料、总结过往经验,概括提炼而成。当我们面对大范围、高层次表达时,主要使用抽象思维。当我们面对小范围、低层次表达时,使用具体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经验”积累,抽象思维使用频繁。这导致了对理念、概念、道理等的过度依赖,实证精神欠缺,实验意识较弱、实践能力不足。所以我们一面要加强理论抽象思维的锻炼,一面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善于将抽象化为具体。

(四)运用“逻辑—历史”时,一定要掌握现实与过去的“合”。

在将抽象变为具体的时候,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具体事物的历史过程。所谓“具体”不是仅仅表现为现实的呈现,它还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而历史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丰富的过程,演变到今天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所以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我们通常所说的“看一个人一定要看他的历史,看他成长的过程”,这话没有错,因为历史就是他现在的镜子。但我们切要注意,重历史切不可拘泥历史,人都是在变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觉悟、有内省、有改易,甚至可能脱胎换骨。所以有的人说“那个人当年怎么怎么”“那个人过去就很不好”等等,就是拘泥历史,可能误导你对一个人的真实评判。也许那个人已经不是你眼中的那个人,而是已经变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所以在识人察人时,一方面要看历史,另一方面更要看现实。更主要的是看一个人的行为,行为最能表现一个人的真实状态,更要看在极端、险峻情况下一个人的表现。要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考察一个人,时间长了一个人的细节就会暴露出来。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近距离地看一个人。极端、险峻情况下,能够将一个人的历史与逻辑,过去与现在集中表现出来。这一思维对我们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很有帮助,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失误,说世界上就存在从来不犯错误的人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宽大为怀,容错纠错,让一个人在纠正一个个错误中成长,那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党历经百年总结出来经验结晶,是经过无数次斗争得出的科学结论,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致表达。虽历久而弥新,虽言约而意丰。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喊口号、不是停留于口头,而是要变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成自己生活工作的标尺,努力运用,努力实践,努力创造。

(编辑 吕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