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理论探讨 >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 名家解析

一部研究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匠心力作

——王红梅教授《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评介
日期:2023-07-14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张全省

摘  要:《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入手,阐述了延安时期各个领域内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贡献、实践探索,总结概括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特点、逻辑理路、现实路径、历史地位、基本经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从而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工作者学习前人经验,加强自身素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匠心力作

图片1.png

对于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学术界近年来研究成果颇多,但相比较其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红梅博士的《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入手,阐述了延安时期各个领域内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况及共同特征,对于他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贡献、实践探索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特点、逻辑理路、现实路径、历史地位、基本经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从而为当代党的理论工作者不断学习前人经验,加强自身素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匠心独具的学术建树

1、著作分析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概况,界定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内涵及特征。在作者看来“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是指从1935年到1948年这段时间范围,以陕甘宁边区为主,其他地区(包括其他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敌占区)为辅,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革命意识形态影响,实行与工农相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事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与创新工作的广大理论工作者队伍。[1]15本著作所考察的对象是“延安时期党理论工作者群体”,所以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为主体,对其他各民主根据地以及奋战在国统区、敌占区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也有所涉及。

就理论工作者的构成而言,主要指党的领袖群体和专门从事党的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工作者群体。党的领袖群体以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为代表,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时也是精神启发者。既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理论家。他们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引领着理论研究的方向。

专门从事党的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工作者群体是奋斗在哲学、史学、政治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各条战线上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的普通理论工作者队伍,他们或者来自“山顶上”,或者来自“亭子间”,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他们结合中国革命斗争实践需要,大量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中国化、大众化的话语体系,用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现实问题,并运用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向人民大众宣传与普及。

针对当前学界研究较多集中在对党的领袖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及对个别贡献突出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探索研究较多的现状,作者在对理论工作者群体作为整体对象比较研究同时,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马列著作原文翻译等各学科、各领域代表人物等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弥补了对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探索研究方面的不足。

在作者看来,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队伍以独创的方式、鲜明的特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学术与政治、“化大众”与“大众化”、战士与学者的高度统一。他们坚持不懈地求真精神与学术情怀为延安时期党的理论繁荣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当代理论工作者的楷模。[1]31这样的研究以史料和事实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给人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感觉,也让人看到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面貌。 

2、考察分析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作者提出从客观方面讲,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掌握群众的思想”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人到达陕北之前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积淀。就主观因素而言,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具有振兴中华的社会使命感,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度的理论素养。这些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促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开展。

3、总结概括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贡献。重点归纳总结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在马克里主义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史学、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新闻出版教育等领域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贡献,由实践活动上升为理论贡献进行系统总结提炼。主要包括,首先介绍以艾思奇、陈伯达、和培元、陈唯实、胡绳、沈志远等为代表的哲学界领军人物,总结归纳他们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及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突出贡献;其次介绍以王学文、沈志远、于光远、王亚南、薛暮桥等为代表的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党的理论工作者,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的代表作品和主要贡献;再次介绍延安时期的史学理论工作者,主要代表人物有范文澜、何干之、吕振羽、杨松、尹达、金灿然、吴玉章、叶蠖生等,概括和归纳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大众化的突出贡献。最后, 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冯文彬、张如心等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阐发,为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飞跃发展。这种概括让人们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领域及的重要贡献。

4、探索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路径。如何推进马尅思主义大众化,该成果从理论路径和实践路径两个层面上分别考察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在理论路径中,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探索体现在马列著作的中国化、理论著述的通俗化、文艺作品的大众化等方面。在实践路径中,党的理论工作者则以成立专门的研究宣传机构为核心,以创办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学校为依托,以创办报刊杂志进行大力宣传为手段,以群众社会教育为基石,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方式,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样的概括和总结使人们对延安时期理论工作者推进大众化的路径认识上有耳目一新的印象和感觉。

5、阐述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的历史地位及作用。著作指出,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重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理论工作者在这一进程中,实际上处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进程中的主力军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进程中的推动者的独特地位,在引导启蒙大众并阐发大众创造,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并与大众结合,开拓理论、情感和话语多重路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相互转换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这种实事求是的认识,能够让人们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地位及重要作用。

6、揭示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著作较为全面深刻总结了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提出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态最好的时期,全党高度重视理论工作者的培养和任用,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坚强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型话语体系,而时代的使命感赋予了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最后作者也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与障碍,进而结合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的成功经验为当代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新颖独到的视角方法

1、研究视角较为独特。该研究相对与当今学界或重宏或重微的研究视角,采用微宏并举的方法,把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延安时期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采用总分结合的方式,在研究中根据学科领域、社会阶层、成果贡献等方面把“党的理论工作者”这一整体进行个别拆解剖析,这种集整体性与个体性、历史性与逻辑性、微观性与宏观性为一体的研究,突破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研究中的局限,弥补了以往研究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的不足,相对客观、全面的对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这一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上的贡献做出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充分展示了成果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2、研究方法较为新颖。著作以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这一群体在延安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中所做出的理论贡献、路径方法、历史地位、重要作用、成就经验、特点启示。在研究中作者运用历史文献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概括等方法,在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中逐步展开。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上把握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规律。这种综合穿插应用研究,体现出研究方法较为独到的特点。研究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有助于开展对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这一群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的纵深研究,有助于当代党的理论工作者学习借鉴前人的历史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三)至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随着新的历史环境下党情、国情、世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弱化现象,如何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3]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责任。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许多领域非常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著作为我们概括总结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就、基本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方法、推进路径及鲜明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著作给我们提供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研究方法,对新的时代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具有极为重要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启示。是一部研究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匠心力作,我愿把这本著作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9/29/c_1121747887.htm.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

作者为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宝鸡高新区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发表在《宝鸡社会科学》杂志2023年第2期。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