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人物扫描 > 张宗适 > 不平凡的人生

怀念我的胞兄张宗适烈士

日期:2023-06-14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张宗逊

我的胞兄张宗适同志1906年出生于陕西渭南西赤水镇堰(淹头村,六岁起在本村小学读书,过目成诵,聪明超群,被乡人誉为“神童”。1918年十二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每学期学习成绩都是名列榜首。他能写会画,并善于女工的毛线编织和衣料裁剪,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我们的家庭属富裕农民,有耕地三十多亩。祖父、父亲都没有念过书,他们除自己参加农业劳动外,还雇了一个长工。叔父张浩如读书毕业于西安高等学堂。曾投考北京高等师范,没有考取。后来考进了广东韶关“云南讲武堂”。全家最为器重的是宗适,认为他有天赋前途无量,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供他上学读书。

宗适八岁、我六岁那年,母亲病逝。外祖父家境小康。没有儿子,只有我母亲这个独生女。外祖母比母亲死得早,因而外祖父晚年过着孤独的生活。我母亲的去世对外祖父的打击甚大。母亲去世后,他老人家对我兄弟俩更是特别亲近,每逢母亲的冥生日,外祖父都要接我俩去他家,设母亲的灵位,祭奠纪念她。宗适很懂事,为了安慰外祖父,他常用毛笔在墙上写字画画,让外祖父开心,外祖父就在亲友中夸宗适学得好。外祖父高兴起来时,常讲年轻时在四川嘉定府(今乐山县当商店雇员、大水淹嘉定城城关的故事给我们听。我兄弟俩每去他家,老人家为了散心,还常带我们去官路(潼关、西安之间的驿道上看过往的洋人和行旅。回来的路上,宗适教我和他一起学洋人的动作逗外祖父取乐。他老人家于1922年去世,活到七十三岁。宗适为外祖父写了一千多字的诛文。

左一为张宗适

陕西教育较沿海各省落后。为更好地培养宗适,家中决定送他到外省去学习。1920年,宗适由在武昌中华大学学习的王尚德同志带领到武汉学习。当时宗适十四岁,只读到高小二年级,还没有毕业,到武汉后,由王尚德同志请李求实同志给宗适补习英语,并介绍宗适到浚新小学补习数学。半年以后考上了董必武同志任校长的武汉中学学习。在武汉中学学习了四年,四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那是1922年暑期,他那时已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了。1924年冬,宗适由武汉中学毕业回家。1925年春在赤水职业学校当教员,并以教员掩护从事革命工作。他以后除负责赤水团支部工作外,还担任过共青团渭南县县委书记,中共陕东特委委员,共青团陕西省委委员职务。

宗适有文学素养,他常给《中国青年》《西安评论》等革命刊物写通讯。当年的《武汉中学月刊》也是以他为首创办起来的。董必武同志很器重他,在武汉中学常夸张宗适学得好。后来到延安时,还向人打听宗适的下落。宗适和我是自幼丧母的同胞兄弟,他对我的关怀帮助是无微不至的,从一同玩耍到饮食生活处处都关心照顾我。年龄大些的时侯,他帮我学文化,教我懂得人生的道理,这对我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起了决定作用。

宗适与我最后一次分别是1925年年底,我离开家乡去广东黄埔军校学习。他怀着既高兴又难舍的心情送我到赤水镇以东的遇桥上。他嘱咐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要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到底。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离别。

初离别的一年多,宗适与我还时常有书信来往。我于1927年九月参加秋收起义以后,担心因为我的革命行动连累了宗适和全家,就主动断绝了与家庭的通信。1931年十月在福建长汀,遇到参加过渭华暴动的李建平同志,我才知道了宗适的消息。建平同志说:渭华暴动时,宗适同志任渭南县共青团县委书记,领导农民和青年学生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暴动失败后,敌人通缉他到处搜捕他,有一次在敌人搜捕的紧急情况下,他在老百姓存放东西的地窖子里躲了一天一夜,从此肺病复发,一病不起而与世长辞了,时年仅22岁。

宗适牺牲距今已57年了。57年来,中国革命经过了无与伦比的英勇牺牲、艰苦奋斗和复杂曲折的斗争历程,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举国上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四化建设,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已经不是空想而是现实。宗适哥,你的遗愿实现了,你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

张又侠书张宗逊写给张宗适的诗

在你离开我们57周年之际,党和人民怀念你,你的子孙后代怀念你,我们队伍中的人没有忘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没有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的事业而献身的无数先烈,共产主义正在中国一代传一代,你的代侠儿(你牺牲时他才四个月,你给他起名代侠,寓意代你为共产主义奋斗)如今已成为工业战线上一名领导干部。你的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已大学毕业,先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工作岗位。宗适哥,我也算没有辜负你的期望。这一切都足以使你含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宗适哥

一九八五年九月于北京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