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评论

芳闻诗观

日期:2022-12-07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王芳闻

1、有缘的路上我们珍惜;开心的路上我们快乐;诗歌的路上我们相伴;幸福的路上我们同行。

2、人不可能永生,诗可以不朽。

3、哲理诗,字字睿智,句句洞见,给人自信,给人希望。这首诗以哲学基本观点“内因和外因”“主观与客观”说为内核,诗意的指出:主观的“心力”才是自己亘古的“靠山”,是生命的“风帆”,外在的客观力量与内在的主观力量相辅相成,人才能达致“活成神仙”的大自由境界,这时方能“治大国如烹小鲜。”

4、诗歌只有深入洞悉人类灵魂的两个对立状态所呈现的复杂性、多维性、隐秘性,方能写出直击灵魂的诗句。哲理诗,总是在探索挖掘人性中光明与黑暗的两面性和洐生的多维性,从矛盾对立的状态中洞幽烛微,明朗而有确定的宣示自已的主张,蕴含着对人类普遍的关爱和导引。

5、诗言志,言真善美之志。人类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心若是没有对外世的觉知,对内心的省悟,具有更高形式的道德意念,若是不能深深扎根在真诚良善正直之上,就不可能有自由,心就会被世俗的法则及欲念所缠扰而飞翔不起来。

哲理诗,正是通过词语的微光,帮助自已烛照灵魂,省观内心,建立与外在社会合谐的内心秩序,一点一点的在心里积累光源,直至散发出人性的光芒,达到一种大自由境界。

6、仓颉造字,以日月星晨飞鸟鱼虫之象附形创意。诗歌是语言文字的精华,是日月星晨之化身,是生灵万物吐纳之精气。诗人要敬畏文字,敬畏诗歌,从庸常里看出奥妙,从沙里淘出金子。如斯,就是敬天地人神,敬万物生灵,敬造化无穷,法自然大道。

哲理诗无不透出对诗歌的敬畏,以开阔高远的眼界,以温暖博大的诗心,参透人类自在与外在合谐相处的种种隐秘玄机,具有诗性的洞见与思考的力量。  

7、命运,答案全在人生细节里。人生夕阳时份,既有生命的匆促,又有往日的遗憾,更有壮志未酬的迷茫,心态就成了决定余生的至关重要。

每每读哲理诗,我都受到生命的正向启示和指引。

8、哲思,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则是诗歌丰满的血肉和隽永的羽翼。理念意象,以凝练、机智、含蓄而熠熠生辉,但不排斥抽象,力求用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或包容自己的意念。

9、上帝把船借给了您,您把微光的词语变成了上百只桨,要度世上千千万万的灵魂。

10、诗歌讲究信、雅、达,平中见奇崛,词中有音乐,言外有深意。就是能把平常事、平常人、平常景,写出诗意,写出乐律,写出哲思,写出神性来。

11、毛姆说:人生有两宝,一种是思想自由,一种是行动自由。

世俗的枷锁束缚了人的行动自由,但诗歌的羽翼却让思想遨游星辰大海。

12、写好抒情诗易,创造意像难,穷究真理更难。哲理诗,是对精神向度的探索,是向深处挖掘灵魂的清泉,是趋向至善臻美的精神操练。

13、陈忠实说“作家是写出来的,要独得一笔活字。”我坚信优秀诗人是写出来的,那一笔活字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14、写诗,犹如种麦子,根要深深扎在土壤里接地气;株穗要昂昂向着天空承接光芒。

人民就是土壤和地气,失去了公众关怀,只能是自言自语的梦呓;精神向度就是诗歌的生命光芒,若失缺,剩下的只能是苍白的文字呻吟。

15、从高阶思维审视世界,看到的是浩澣的宇宙,从低阶思维看世界,看到的是一粒沙尘。诗歌,就是要以高阶思维审视日常所见所闻,从幽微中窥见宏阔,从平凡中看到神奇,从一粒沙尘中观见星辰大海,从一花一草中悟道万物灵性。

16、人生,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行,我们都是旅人,生命中遇到的每片风雨,都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关键在于用一双诗意的眼晴去发现,去捕捉,用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去感悟,去歌吟。

17、诗歌是灵魂里的一道光,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词语的微光,走出了孤独犹豫迷茫,唱着歌儿走向了人生的远方。

18、日月天地久,诗书继世长。诗歌,是人类心灵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与神的对话。一个人灵魂快乐的根源,在于能挣脱红尘的羁绊,让心灵自由诗意的飞翔。

19、诗歌是一种精神操练。哲理诗,把韵律注入对生命和宇宙观察的沉思,自我与非我,物质与非物质,明日与今日,大地与果实,伟大与渺小……这一连串矛盾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后,产生丰富的主题演绎,并趋向澄明达观,成为精神逻辑化运动的外在化身。

20、《过日子》这首诗从哲思角度,诗意的诠释了日子是什么,以及怎么过日子,悟出了常人对日子理解难以达到的境界。下边这些句子尤为精妙:“过日子,就是牵着日子的手,品着日子酿的酒,要和日子交朋友,日子就会天长地久。”

21、哲理诗,其思想的深邃,对生命通透的认知,又诗化的表达,令我常常感叹。我相信,中国诗坛在汪国真之后,他可能是唯一的,假以时日,如能深刻钻研东西方哲学,对生命大彻大悟,在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上发生突变,他一定会令中国诗坛惊讶。其作品也会影响一代年轻人,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期待这一天早些到来!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