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事件聚焦 > 当年陕甘宁边区是怎样防控病疫的 > 名家解析

回忆党中央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国策”

日期:2020-04-09         文章来源:中华魂网         作者:朱鸿召

延安是孕育新中国的摇篮。

延安13年,黄土地上,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革命从这里转危为安,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从这里起步。

延安13年,延水河边,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存在的合法性,成长的合理性,发展的突破性,从而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

抗战时期,延安相继成立或改建了边区医院、中央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八路军留守兵团野战医院,各机关事业单位设有卫生所(室),医疗条件和水平逐年改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受到重视。

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主要面向革命队伍里的“公家人”,陕甘宁边区农民群众大多数都处于缺医少药,靠传统中医和巫术治病状态,特别是妇婴卫生很差……导致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根据延安市13个村庄的调查统计,1943 – 1944年间,人口自然出生率为82‰,死亡率为59‰,而各级各类机关学校里的“公家人”死亡率比乡村农民低30个百分点,说明农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讲卫生所致。在死亡人口中,婴幼儿又占了大多数,部分地区婴儿死亡率达到60%。

1942年底,毛泽东在接见西北局高干会表彰的劳动模范时,询问他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来自农村的劳动英雄代表说:“现在我们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好,就是婆姨生娃活不了,财旺人不旺,请毛主席想想办法。”

毛主席回答,要做好群众卫生工作,做到人财两旺。并指示中央卫生处协同边区政府,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治防疫工作。同时,号召延安各大医院,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卫生所(室),敞开大门,负责所在地农村群众的卫生工作,划定区域,分片包干。“群众的卫生工作是每个医院,医务所的重要业务之一。医务干部做群众工作,是每一医务战线的共产党员革命者应有的品质。”这是将群众卫生工作上升到党性原则的高度来对待的。“今后无条件的为老百姓看病,及办理乡村卫生,是每一个卫生单位的任务。”

中央医院在拥军、拥政爱民运动中,1943年除收治各级党政机关病人外,还收治了老百姓140人,在所有病人中,中央和中央军委直属机关病人占50%,边区政府系统病人占36%,八路军留守兵团病人占7%,老百姓占6%。1944年,接受群众住院人数占入院总数的15%以上,“因为群众住院也是全部免费的,所以据1944年1-5月统计,中央医院在五个月中,为此而开支的医疗费就达246万元边币。”

中央医院坚持为边区群众诊疗治病,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利用集市宣传访问、演出新秧歌剧等,倡导科学反对迷信;二是与乡村干部结合,成立卫生委员会,领导各村卫生工作;三是开展冬季大扫除,搞好环境卫生,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欢迎。

白求恩和平医院,属于中央军委系统的军队医疗机构,主要为中央军委所属单位和驻延安地区各部队以及从前线转送到延安的伤病员服务。在继续服务军队的同时,增加对边区群众服务。1944年1-6月为周边群众门诊、出诊病人1096人。“当时门诊和住院都不收费,药费检验费、手术费都是免费。住院交不起饭费时,也是免费。”

清凉山中央印刷厂卫生所医生,经常主动登门到附近群众家里走访看病,如果有群众来请,不管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没有不到的。他们医术高明,为人热情,还为群众献血,义务为群众看病,“已成为东关一带群众中最受欢迎的医生了。”1944年1月,请他们看病的群众有72人,2月有245人,3月增加到360人。

妇女干部下乡工作时,也都积极向农村妇女宣传介绍妇婴卫生常识。1944年2月,中央卫生行政会决定,所有机关医院“今后无条件的为老百姓看病及办理乡村卫生,是每一个卫生单位的任务”。4月,中央卫生处和西北局进一步落实毛主席让边区群众“人财两旺”的指示精神,决定开展更广泛的卫生防疫运动,并逐渐确立“预防第一、减少疾病、掌握技术、减少死亡,以增强生产中的劳动力”的卫生防疫工作方针。各分区举办助产训练班,尽快做到每个区都有一位接生医生。7月,经过两个月精心筹备的延安卫生展览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揭幕,观众踊跃,通往展览会的大道小路,行人络绎不绝,空前热闹。

延安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带领20多位中医和30多位已经坦白的巫神巫婆们,以及下属各区、乡宣传员,冒着暑热赶来集体参观。上午观展,午饭后,就在杨家岭大餐厅举行座谈会,让大家谈感想,说认识,表态度,今后相信医学,讲究卫生,不搞巫术。

延安市北郊乡乡长在安排各村选举卫生小组长时现身说法:“毛主席领导咱们丰衣丰食,生活过关了,现在他又要我们讲卫生,做到‘人财两旺’。咱们在旧社会,饭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候就没法讲清洁。现在情形变了,咱们生活都过美了,可病痛多的过余” 。他从自己家里搞好卫生开始,以身作则,通过打扫窑洞内卫生、院内外卫生,洗被子、洗衣服等,动员邻居搞好卫生,还带领本村的变工队帮助有思想问题和有实际困难的农民打扫卫生,家家户户卫生搞好了,又发起北郊乡与北关乡开展卫生竞赛、文化竞赛活动,提出10条具体卫生指标,各村居民受卫生小组长领导,进行卫生工作;

1. 每家挖一个厕所,一家或两家挖一个垃圾坑;

2. 不喝冷水和腐烂了的瓜果;

3. 每月大扫除三次,窑内外经常保持清洁;

4. 每月洗衣服两次;

5.每年拆洗被子两次;

6.每天洗脸洗手;

7.每家做一个蝇拍子打苍蝇;

8.牲口都圈起来;

9. 有病请医生,不请巫神。

这是一个卫生防疫工作先进乡村的典型经验,需要主要行政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组织机构建立,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去推动,就能发挥极大的社会效能。

1944年11月,边区文教大会通过《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规定“今后各分区各县、区、乡村的卫生医药工作,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将成为边区政府对各地考察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各旅团卫生部门对地方卫生医药工作帮助的大小,亦将成为联司(即陕甘宁边区联防军司令部)考察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

12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了这个决议。同时,边区参议会收到25位参议员提交的关于“加强医药卫生工作提案”,并以152票多数通过审查意见,交由民政部门参照执行。

在缺医少药的陕北地区,革命队伍里的医疗机构及服务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实现惠及边区全体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延安探索以西医为主体,团结广大中医人才,充分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走“中西医合作”的道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受到陕甘宁边区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有效保证了边区150万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