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事件聚焦 > 当年延安过大年 > 文献参考

《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日期:2019-12-24         文章来源:各界导报社         

脍炙人口的《绣金匾》,是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新正县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奇葩,在中国民歌艺术殿堂里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借着追寻马栏红色记忆的契机,7月23日,旬邑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周国建讲述了歌曲《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5e017395453ae.jpg

“《绣金匾》出自一位名叫汪庭有的木匠。”周国建介绍说,汪庭有生于1916年,祖籍陕西商南县。1918年因灾其父偕全家出外逃荒,受尽磨难,直至1936年,汪庭有流落至新正县马栏区三乡杨家店子才落户定居。他在马栏开荒种地,学做木匠活,由于心灵手巧、勤奋好学,逐渐成为马栏一带小有名气的巧木匠。


5e0173b028238.jpg

在马栏期间,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边区的种种新气象,给汪庭有注入了生活激情,使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欢乐。他悉心地搜取和提炼,就在挥动锯子和刨子间隙,不由自主地哼出歌来。周国建说:“他的歌不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而是由感情化成一串串声音唱出来的,反映了穷苦农民翻身做主、自由生产生活的心声。”

对于不识字的汪庭有来说,记忆歌曲也是极其困难的。为此,他想了个法子,每节编好后便教给村里孩子唱,当他忘记时孩子却记住了,就这样他编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歌。

5e0173fcefef7.jpg


据周国建介绍,《绣金匾》最早叫《十绣金匾》,唱的是《绣荷包》调子。荷包本是民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汪庭有觉得给政府、领袖、部队送荷包不合适,因此借用其调改为《十绣金匾》,用歌曲形式歌颂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过上好日子的欣欣向荣景象。这首歌一经传唱,很快就红遍了陕甘宁边区。

抗战胜利后,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十绣金匾》的“十绣”被精炼为“三绣”。197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逝世后,歌唱家郭兰英在演唱时将原版的“第三绣”改为歌颂周总理的内容。

据说,在当时的马栏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唱汪庭有编的歌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后来传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绣金匾》。《绣金匾》经郭兰英演唱后,响彻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群众耳熟能详的革命民歌,寄托了亿万中国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眷恋和缅怀之情。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