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事件聚焦 > 红军长征到吴起 > 当年故事

老百姓的一口水缸为什么被叫作“红军锅”?

日期:2019-09-26         文章来源:大川.《延安红云》原创         

5d8c688a6e732.png

陈列在吴起县革命纪念馆的“红军锅”      赵仕枢摄

在吴起县革命纪念馆,有一口用竹条圈了3道箍的水缸。别看这口水缸不起眼,它却被叫作“红军锅”,是国家二级文物,也被吴起县革命纪念馆当作镇馆之宝。

解说员强小芳向我们介绍了这口水缸为什么被叫作“红军锅”的感人故事。

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第一纵队从定边县的白马崾岘一带到达铁边城。

19日下午快天黑时,距吴起镇约5公里的头道川倒水湾村陆续迎来很多红军战士。一住下,他们就忙着垒灶架锅做饭。由于做饭锅不够用,他们就向村民张宪杰家借了一口水缸和一个瓷盆用来做饭。不曾想,饭煮好了,把饭吃了,有洗缸时,却发现缸身裂了几道细纹。原来,缸被烧裂了。

当红军战士在向张宪杰还缸时,一个劲地道歉,并掏出两块银元作为赔偿。张宪杰看到红军官兵个个和蔼可亲,一后就帮各家挑水、打扫院子,不乱拿群众家里的东西,在向他借缸借盆时,也客客气气。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队伍,说什么也不收红军的银元。最后,红军战士放下银元就走了。

缸虽然不能装水了,但张宪杰舍不得扔掉,就让箍缸匠人用竹条圈了3道箍,用来放粮食。

1966年,吴起县革命纪念馆成立,在收集革命文物史料时,张宪杰将这口缸捐献了出来。1992年,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将此缸认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并命名为“红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