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散文

故乡的秧歌

日期:2022-12-08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钟峻青

6bddb6fc342f4c9eba0c92e697c26d8c.jpeg

每当我漫步在都市的广场,看到那一拨又一拨的人在扭秧歌健身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故乡常扭的那种秧歌。

我的故乡在遥远的河西走廊中部,是黑河北岸、合黎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我于1953年8月出生在那里,直到1972年12月应征入伍才离开家乡。儿时的故乡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那故乡的秧歌就是其中之一。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故乡还比较贫穷落后,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除偶尔放一次电影外基本再无其它活动内容。每当听到放电影的消息,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结伴而行,跑去观看。附近的人还会扛着板凳或抱上土坯,早早就去占领有利地形,放映时全家老少倾巢出动。距离远的人家,老人和小孩不一定能到场,但年轻的后生不管有多远都会奔波观看的,跑二三十里路看一次电影是经常的事。因此,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扭秧歌就成了故乡十分重要的一项文化活动内容。每年一进入腊月,热心的组织者就会拉起扭秧歌的队伍开始排练,春节前排练情况会给大家作汇报预演,但是正式登场亮相是大年初一,乡亲们都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初一的清晨,大伙一吃过早饭,便会东奔西走,呼亲唤友,成群结队去看秧歌。故乡的秧歌与陕西这边的秧歌相比,不论从队伍整齐状况还是服装道具质量看,远不及陕西这面的洋气和讲究。故乡的秧歌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个人喜好就可以参与,一般有三四十个人就不错了。乐器只有锣、鼓、钹、镲几种,服装都是因陋就简,个人自备,没有统一的要求。当然,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展示给众人看,即便穿旧衣服上场也会收拾干净利索。不论衣服新旧,男的可以不作修饰,原汁原味,但必须一律头扎一条白毛巾;女的都要涂脂抹粉,简略化妆,并在腰间系一条很长的红布带,带子的两端握在左右手中来回舞动。秧歌扭起来后,锣鼓喧天,尘土飞扬,人山人海,非常壮观。秧歌队里不管人数多少,有两个角色是不能或缺的。一个是“媒婆子”,此人袭一身青衣,后脑勺上梳个纂疙瘩,上面别几朵花,脸上搽鸡蛋大小的两个红圆坨,嘴唇抹的又红又大,胸前挂个旱烟袋,手拿一尺多长的烟锅杆,在秧歌队中穿梭而行,做出各种耍怪丢丑的动作,逗得大家笑声不断。这个角色一般都是男扮女装,表演的越丑越出洋相越好。另一个角色就是“大头和尚”,和尚的面具是早就制作好的,一男一女,样子既漂亮又滑稽。演员多是两个彪形大汉,身着长袍,手拿扇子。他们跟在秧歌队后面,专门去"吓唬”围观的妇女和小孩,摇头晃脑,摸这捏那,妇女小孩一见他俩过来直往后退,也有胆大者去敲他们脑袋寻开心,惹得大家嘻嘻哈哈。

秧歌扭上一阵子,乡亲们娱乐的差不多了,秧歌队就去给军烈属、功臣模范各家各户拜年了,他们走到哪里,秧歌就扭到哪里,乡亲们就围观到到哪里,热闹非凡。给这些"光荣之家”拜完年后,也有村里的干部或条件好点的乡亲主动邀请秧歌队到他们家中去扭的,秧歌队都会有求必应,给他们去添喜气、图吉利。但是,到了这一步,出面邀请的各家各户都会有一定思想准备,扭完秧歌后,他们会用盘子端一块被面,上面放十元钱送给秧歌队,表示酬谢之意。

正月十五晚上的秧歌有收官的性质,也是一次很隆重的演出。这一天因是挂灯笼、闹元宵的时刻,扭秧歌时还会增加"跑旱船"的内容。所谓跑旱船,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船。村里的能工巧用芦苇杆绑出几副两头尖、中间宽的船架子,先用白纸糊好船体,再用红黄绿几种纸剪贴上浪花、游鱼、花草等图案,然后点燃腊烛固定在船内。那船在夜光下灯光闪烁,玲珑剔透,生动形象,十分美观。耍船的人成双成对,男的在船前手持木杆,忽儿左撑忽儿右捣,忽儿前进忽儿后退,做出各种驶船的动作。女的在船内手提船只,一会儿前仰一会儿后俯,一会儿左摇一会儿右晃,给人一种船行水上,风吹浪打,飘荡不定之感,让人如身临其境。元宵节一过,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人们就开始备耕了,扭秧歌也就暂告一段了。

故乡的秧歌虽然简单和土气,但却充满欢乐和喜庆,或许这就是现在人们说的“简单就快乐”“简单就幸福”的道理吧。我离开故乡50多年了,也不知故乡那种秧歌现在还扭不扭了?我希望故乡的秧歌能够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永远保留下来,并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扭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欢,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