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

日期:2022-01-15         

xin_39120614040659305697_副本.jpg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钱学森于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195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7年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同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并出任首届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8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503d269759ee3d6d6effafb664f5d8264e4adefd_副本.jpg

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怀抱幼小的钱学森

472309f7905298220336fda2f029cecf0b46d4b6_副本.jpg

钱学森刚刚懂事时,母亲就每天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和唐诗宋词。图为年幼的钱学森和母亲合影。钱学森额头饱满,是典型的头脑聪慧的孩子

cb8065380cd791235cc462408ad7ec86b3b780c2_副本.jpg

年幼的钱学森与母亲合影

0bd162d9f2d3572cbb170878adf0d62360d0c381_副本.jpg

年幼的钱学森和母亲及姨妈合影

360se_picture_副本.jpg

少年时期的钱学森

4e4a20a4462309f7527907e054edb9f7d6cad612_副本.jpg

钱学森惊人的数学及计算天赋,是传承了母亲的强大基因。母亲此项能力出众,不愧儿子那么优秀。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踏实,堪称少年才俊。图左一为钱学森,左二为父亲钱均夫,中间是母亲章兰娟

6c224f4a20a446230149a36d9822720e0cf3d739_副本.jpg

钱学森与父亲钱均夫

a1ec08fa513d2697fda38fac721807ff4216d833_副本.jpg

钱学森18岁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七届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奖学金资格,此项奖学金在全国只有20个名额,而钱学森则是唯一的一位航空留学生

aa64034f78f0f73615b418282db6061deac413bc_副本.jpg

1936年,钱学森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图为学位证书

9e3df8dcd100baa181e0ee3760f30c16cafc2e51_副本.jpg

钱学森出国赴美留学时办理的赴美签证

cb8065380cd79123302b49a5bac79d85b0b78017_副本.jpg

1926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的钱学森

fd039245d688d43f0d6dce3a6aed161c0cf43b28_副本.png

钱学森(前左一)在交大铜管乐队合影

4bed2e738bd4b31c934787b49325e3789f2ff844_副本.png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乘船赴美国留学

54fbb2fb43166d22562c3f35462309f79052d233.webp_副本.jpg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图为钱学森毕业照

20171211104240700_副本.jpg

钱学森

6c224f4a20a446238d2d4b06bfc1c70a0ef3d7d3_副本.jpg

钱学森后来历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等职。图为钱学森在授课中

0df431adcbef76094b36e71f3e97b4cc7cd98d103053.webp (1)_副本.jpg

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师从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39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3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45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47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49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图为钱学森年轻时的照片

b3119313b07eca800cc7f21a912397dda0448309.webp_副本.jpg

年轻时的钱学森

730e0cf3d7ca7bcb6a0d4a9bf66e8966f724a8f9_副本.jpg

在美国时的钱学森(左一)

0823dd54564e92580fba0b459282d158cdbf4e8b_副本.jpg

钱学森(左)与王助(右)合照

src=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2FPodvtmibKjbImTFbbvRIzsXIT6nGLtbACYpeiaLjJlGpibSDIg0Z7KZjdxHIWicBGoeA4o12yE84SppA3Y6UCsAQhw%2F0%3Fwx_fmt%3Djpeg&refer=http%3A%2F%2Fmmbiz.qpic_副本.jpg

钱学森与冯·卡门(右一)

20171211104947482_副本.jpg

钱学森(上图右四)随冯·卡门率领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飞赴战火纷飞的纳粹德国进行考察

1214_264777_副本.jpg

钱学森与周培源夫妇以及多名在美留学生合影

1214_264773_副本.jpg

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钱学森与同事合影

f44d305ea6dd231df3ab23_副本.jpg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踏上了归国航程

b90e7bec54e736d14d49a6a99b504fc2d562693c.webp_副本.jpg

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9月17日,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图为钱学森回国后与夫人蒋英及子女合影

79f0f736afc3793175ec2d56f337734241a911c7_副本.jpg

1955年钱学森一家启程回国时,在邮轮甲板上合影

810a19d8bc3eb135bd3dcab4b2ed6cd4ff1f44c5_副本.png

钱学森存放论文最后一稿的纸袋

faedab64034f78f0f736b403bb7c1d55b319eac4b6a4.webp_副本.jpg

回国时的钱学森

0dd7912397dda144e964444db9b7d0a20df486db_副本.jpg

钱学森夫人蒋英

d01373f082025aaf8ebbf360f5edab64024f1a8b_副本.jpg

钱学森(左)回到祖国后接受记者采访

657986929555690892_副本.jpg

钱学森

src=http%3A%2F%2F11728257.s21i.faiusr.com%2F4%2FABUIABAEGAAg9pC47wUojOzljAUwwAU4kAM%21700x700.png&refer=http%3A%2F%2F11728257.s21i.faiusr_副本.jpg

钱学森在工作中

Img269212506_副本.jpg

毛泽东接见钱学森

1214_264774_副本.jpg

毛泽东设宴款待钱学森

3252654_972028_副本.jpg

1955年,钱学森从美国归国到达上海。这是钱学森(右三)和家人在上海家中合影

fd039245d688d43f56f85a0f7d1ed21b0ff43bfe.webp_副本.jpg

钱学森与家人

src=http%3A%2F%2Fimg.ifeng.com%2Fres%2F200910%2F1031_834168.jpg&refer=http%3A%2F%2Fimg.ifeng_副本.jpg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3252656_190944_副本.jpg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返国,在1955年到达上海。这是钱学森和老同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殷宏章(中)见面。左为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罗宗洛

3252655_722820_副本.jpg

钱学森(左)1955年从美国返回祖国,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右)和北京大学教务长周培源前往北京火车站欢迎

3252657_929156_副本.jpg

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跑人钱学森(1956年摄)

MAIN201511231509000399674125433_副本.jpg

1956年2月,刘少奇同科学家钱学森在一起

20171211105152901_副本.jpg

      1959年4月19日,空军地空导弹兵二营在西北某地首次进行了实弹射击,取得圆满成功,许光达、张爱萍、钱学森等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与官兵们合影留念

20171211105259196_副本.jpg

聂荣臻元帅与“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发射场

3252658_813106_副本.jpg

1960年,钱学森(前左四)在某导弹基地指导工作

src=http%3A%2F%2Fwww.chinanews.com%2Fcr%2F2013%2F1217%2F3775949898.jpg&refer=http%3A%2F%2Fwww.chinanews_副本.jpg

1964年5月,周恩来接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届党代会代表时,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亲切握手

Img267882393_副本.jpg

钱学森与侯宝林亲切交谈

2016101710554564670_副本.jpg

钱学森(右一)在中国科学院581组会上讨论发射中国人造卫星

src=http%3A%2F%2F11728257.s21i.faiusr.com%2F4%2FABUIABAEGAAg9pC47wUojOzljAUwwAU4kAM%21700x700.png&refer=http%3A%2F%2F11728257.s21i.faiusr_副本.jpg

钱学森在工作中

2016101710560675836_副本.jpg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拖着巨大的火焰奔向太空.图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4437e6581d0e1591e29347_副本.jpg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拖着巨大的火焰奔向太空。15分钟后,喀什观测站捕获卫星数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到卫星上传出的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了全世界第五个有能力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0年5月2日《解放军报》,刊登了一张特殊的邀请名单,部分参与“651工程”的科研人员,在五一节当晚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毛泽东主席特意与他们一一握手致谢,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带来的巨大喜悦之中。图为毛泽东接见钱学森      

src=http%3A%2F%2Fdangshi.people.com.cn%2Fmediafile%2F200912%2F15%2FP200912151533392645643879.jpg&refer=http%3A%2F%2Fdangshi.people.com_副本.jpg

毛泽东接见钱学森

20171211104803479_副本.jpg

 钱学森,这位科学泰斗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共和国军人

src=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com%2Fcatchpic%2FA%2FAF%2FAF45328BA4B089E5D35CBD51F50AE3DA.jpg&refer=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_副本.jpg

邓小平接见钱学森

3252659_050510_副本.jpg

 1978年8月,钱学森来到全国青少年航空夏令营营地,为青少年签名留念

20171211105401483_副本.jpg

1980年6月5日,钱学森登上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看望船员

src=http%3A%2F%2Fcimg.fx361.com%2Fimages%2F2017%2F02%2F07%2Fduzh201615duzh20161511-2-l.jpg&refer=http%3A%2F%2Fcimg.fx361_副本.jpg

钱学森在工作中

20171211105459421_副本.jpg

钱学森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举办讲座

src=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bt%2F0%2F13268640438%2F1000.jpg&refer=http%3A%2F%2Finews.gtimg_副本.jpg

钱学森在工作中

src=http%3A%2F%2Fimages.china.cn%2Fnews%2Fattachement%2Fjpg%2Fsite3%2F20150805%2F310440442160762340.jpg&refer=http%3A%2F%2Fimages.china_副本.jpg

钱学森在办公室

20171211105552561_副本.jpg

1986年6月,钱学森到航天部办公楼畅谈航天事业30年

20171211105646256_副本.jpg

钱学森查看电影经纬仪

20171211105746559_副本.jpg

  钱学森在赴某试验基地的专机上

20171211105853660_副本.jpg

钱学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视察期间,检查电弧加热器工作情况

20171211110018668_副本.jpg

钱学森讲座

20171211110110721_副本.jpg

钱学森

20171211110155177_副本.jpg

钱学森讲座

20171211110236321_副本.jpg

钱学森讲座

3252660_867687_副本.jpg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这是钱学森在仪式上讲话

3252661_887117_副本.jpg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8b13632762d0f7037b713e0bcba6b3382497c58d_副本.jpg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241f95cad1c8a786759c81f36709c93d71cf509d.webp_副本.jpg

3252662_090935_副本.jpg

2006年,“钱学森院士先进事迹图片展”在杭州开展

023b5bb5c9ea15ce0fc5caa8b6003af33a87b263.webp_副本_副本.jpg

江泽民看望钱学森

dc54564e9258d109416d2facd158ccbf6c814d26.webp_副本.jpg

胡锦涛探望钱学森

6f061d950a7b0208c6b569cd60d9f2d3572cc89a.webp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温家宝探望钱学森

1214_264768_副本.jpg

温家宝总理在医院看望钱学森

a8014c086e061d95fb182d447bf40ad162d9ca74.webp_副本_副本.jpg

李岚清探望钱学森

f7246b600c338744edff2d5e5c0fd9f9d72aa0dd.webp_副本.jpg

刘延东探望钱学森

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news%2Fcrawl%2F126%2Fw550h376%2F20181211%2FZuHD-hprknvu2390463.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_副本.jpg

杨利伟探望钱学森

src=http%3A%2F%2Fdangshi.people.com.cn%2Fmediafile%2F200911%2F06%2FF200911061057123173112812.jpg&refer=http%3A%2F%2Fdangshi.people.com_副本.jpg

钱学森在病中依然在学习

u=816062580,6860733&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_副本.jpg

钱学森逝世灵堂

54fbb2fb43166d229fa446b8442309f79152d2cf.webp_副本_副本.jpg

在钱学森追悼会上胡锦涛亲切慰问钱学森家属

src=http%3A%2F%2Fnews.cnhubei.com%2Fctdsb%2Fctdsbsgk%2Fctdsb01%2F200911%2FW020091107214376263881.jpg&refer=http%3A%2F%2Fnews.cnhubei_副本.jpg

钱学森逝世悼念长队

src=http%3A%2F%2Fwww.gmw.cn%2Fimages%2F2005-05%2F19%2Fxin_470502190746953275034.jpg&refer=http%3A%2F%2Fwww.gmw_副本.jpg

钱学森的科学精神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里所说的“三立”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我国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正是这样一位“三不朽”的人民科学家。

立德

古圣先贤把“立德”摆在“太上”之位置,因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钱学森始终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学生时代,他勤学精进,志在报国,树立“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留美期间,他潜心攻研,志在兴国,决心学成归国报效,将自己所学用于祖国建设需要。钱学森到美国学习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美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后再回来报效祖国,在美国学习工作20年,使他深谙西方文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回国前他的导师冯·卡门评价他“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过我了”。

1955年9月17日,被美国无理扣留5年之久、即将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的钱学森坦露了回归祖国的心愿:“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不打算再回到美国,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钱学森用毕生心血践行了自己的心愿,始终不改初衷。回国以后,他献身国防,志在强国,成就了“两弹一星”伟大事业。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他表示出一贯坚持的“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进入晚年,他老骥伏枥,志在富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倾注了毕生心智,并深具人类意义。钱学森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深知东西方文明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回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创立了我国航天事业,使他更加清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因此他晚年的理想信念是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集成起来,创立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这不但会使中国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强大”,而且综合集成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是“站在世界系统整体的角度看世界”,能够从总体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更长远地为我们人民造福,为全世界,为全人类造福”。钱老在80岁高龄时的心愿仍然是为人民服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立功

钱学森的科学贡献体现在其科学实践成果和科学理论体系两个方面。他从一位为了人类和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坚强卫士;到为我国国防事业建设中做出了历史功绩的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再到他从更高层次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

钱学森在远赴重洋留美20年间,提出了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在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性、喷气推进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开创性成就,特别是在火箭与航空领域,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用不可靠的元器件可以组成一个可靠运行的系统”,开创了一门崭新的技术科学,这不仅是对自动化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对系统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钱学森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奠基人”,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国由弱变强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振奋人心、最为世界瞩目的事业。钱学森本人却把自己的贡献看得很淡。他曾多次表明:“我做的只不过党所领导的、有千万科技工作者参加的伟大科研系统工程中的一粒小芝麻,真算不上什么。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原航天部710所的于景元研究员说:“钱学森在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同时,也开创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

钱学森从航天工程实践中总结提炼,将系统工程思想运用于总体设计部和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构建,为后来的中国系统工程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工程等方面的支撑。1978年钱学森等在《文汇报》上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第一次较为明确地定义了对中国系统工程的早期认识。为进一步发展系统科学,在钱学森的倡议和主导下,在原航天部710所开办了七年半时间“系统学讨论班”,组织政府、军队、科研、教育等各个行业的人员进行集中研讨、开展学术交流。大家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用系统工程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及其实现形式“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这是钱学森系统思维和系统思想在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讨论班的举办为中国的系统工程发展做出了坚实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系统工程的摇篮”。

立言

钱学森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最看重的是在科学理论上的创新。他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系统性上做出了自己的创新性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还原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部门越分越细,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已经到了夸克层次,生物学对生命的研究也到了基因层次,但认识了基本粒子并不能解释大物质构造,知道了基因也回答不了生命是什么。钱学森认为:“这种只讲分不讲合的研究方法就有点机械唯物主义的东西在里面了,这样分得越细就越看不见全貌了,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嘛。一棵棵树看得很清楚,但整个森林是怎么回事就不清楚了。”这说明在还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领域各自分隔,尚不成体系,无法从总体上回答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钱学森将以分析为主的西方还原论思维和以综合为主的东方整体论思维辩证统一起来,开创了系统论思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使人类的智慧达到了新的高度。197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在《大力发展系统工程 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一文中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知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居一体,并且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科学体系的构想和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矩阵式纵横交错的系统,纵向分为三个层次:顶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底层次是现代科学技术的11个大部门,通过中间的11架“桥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11个大科学技术部门连在一起。使辩证唯物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既可以指导科学技术研究,又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既把哲学和科学统一起来,也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