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珍贵照片

日期:2021-03-08         

       编者按: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t01d18482f6f40ff89e_副本.jpg

西安事变海报

231029daaaf346608a964a7addc72025_副本.jpg

电影《西安事变》片头

t01bbb75f64c3402a62_副本.png

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t015370b3a4cc7f1253_副本.png

少帅张学良

t016776d64ce47b9bfc.webp_副本.jpg

图为蒋介石、张学良等在听演讲

t01b5448239b1e6dd05.webp_副本.jpg

图为张学良骑马在前线督战

863973349_副本.jpg

杨虎城

      杨虎城,1893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09年,他成立以劫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加陕西民军,投身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讨袁战争。1917年任陕西靖国军第3路军第一支队司令。1921年任靖国军第3路军司令。1924年,杨虎城加入国民党。1925年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他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主张联共,聘请共产党员魏野畴担任他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的政治部主任。1927年,杨虎城任国民革命军联军第10路军总司令,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4师师长。后任第17师师长,陆军第7军军长。1930年任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秘密支持中共西北特别支部的工作。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同张学良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发动了西安事变。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全国抗战爆发后回国,被国民党囚禁长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秘密杀害,时年56岁。

c0540cd6eb714ebcbef52edb2e4476e7_th_副本.jpg

杨虎城将军

baa87117d3124ee3bb1bdce766336caf_副本.jpg

杨虎城烈士和他的一对儿女

t01355830e48f80c5af.webp_副本.jpg

张学良、杨虎城珍贵合影照

8e825c0e627646f897bb512c1561f522_副本.jpg

《西北文化报》刊登的西安事变

ed81bcffefe141a3b0c595c9e9d9799a_副本.jpg

蒋介石曾住过的华清池五间厅

3be75b6d1c9b4129912e69a51a774ad2_副本.jpg

蒋介石卧室玻璃上的弹孔

4fcd5a555f3747429e10b2d2fadf3e52_副本.jpg

华清池行宫墙壁上留下枪战后的血迹

dbcae31842004851970079f76c9a298b_副本.jpg

蒋介石曾经藏匿的山崖

d2a6621596f44edb893dd9dd8bfd65c2_副本.jpg

为了纪念西安事变在抓捕蒋介石处修建的兵谏亭


t016c9f07f98ab1877e.webp_副本.jpg

兵谏亭(西安事变旧址)

a918227ec34d4cfbaadcc524c5fd7dd5_副本.jpg

纪念西安事变,在骊山步道修建的浮雕墙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西安事变事件背景介绍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5年,蒋介石调张学良到陕西“剿共”。在陕北战场上,东北军近三个精锐师被歼,损失惨重,蒋介石趁机取消了这三个师的番号。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打回老家去”的救亡口号,深受东北军下级官兵的欢迎,他们不愿再与红军作战,并同红军联欢。

t019a1e9cd0a4b38bc1.webp_副本.jpg

张学良和蒋介石与众将领合影

       西安事变事件过程:

       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训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的命令。12月12日晨4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爬上骊山躲在一块山崖后面,被发现活捉,十七路军还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南京中央于当晚十一点半,召开中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会议最后决定剿抚并用,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为陕甘宣抚大使。

68cbbecab518a7c7a997bdac494d122e (1)_副本.jpg

蒋介石与杨虎城视察西安

       12月12日晚间,宋美龄在上海初闻西安发生事变之际,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纳是生于澳大利亚的记者,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密切,也是蒋中正的好友。蒋夫人请端纳到寓所,与孔祥熙共商,端纳对于西安一行,认为义不容辞,当晚,即随同宋美龄乘夜车前往南京。

       12月,宋美龄致电张学良,告知端纳拟飞西安,端纳亦同时电告张学良。国民党中央在劝阻张学良无效,各界函电要求讨伐,由政治委员会决议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分别集结兵力,由东西双向同时向西安进行压迫。随即展开轰炸西安近邻城市,并逐渐转向西安。张学良乃允许拘扣的蒋鼎文先返回洛阳,请国军方面暂停军事行动,避免冲突升级。

       斯大林指示中共,考虑到蒋介石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领导人,希望放蒋。经过内部争辩后,中共决定服从斯大林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遂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随后端纳全力周旋,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飞机上,宋美龄把手枪递给端纳,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

       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把?”张学良马上说:“夫人,岂敢!岂敢!”张、杨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了会谈。后由张学良本人陪同宋美龄和端纳见蒋。宋美龄拿着一个梅干菜盒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记载,蒋见到宋后,眼泪直流,说:“你怎么来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龄劝蒋道:“宁抗日,勿死敌手!”(宁可抗日,胜利失败你都是英雄,总比因为拒绝抗日而死在叛军的手里要强)。从此,蒋介石的态度开始转变。

      蒋中正接受六项协议。即: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u=3942117212,2240291743&fm=173&app=49&f=JPEG_副本.jpg

图为张学良(第一排左)和蒋介石(第一排右)同众位官兵在前线的合照

t01ae80ce54748f6536.webp_副本.jpg

为张学良在南京和蒋介石最后一张合影

       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但是蒋介石没有意愿为自己的承诺签订任何协议书。东北军有部下向张学良反应不满,称:“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有?”张学良回道:“你们政治觉悟没我高,蒋介石虽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实力还在,既然我们要放他,要把他捧为领袖,那么逼他签字,他到时还会反悔,要一个君子协议也很好。”

       张学良的这个提议遭到了杨虎城的反对,最后是在共产党人周恩来的劝说下,杨虎城才同意张学良的“不签字放蒋”的提议。12月底,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当日抵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被扣留。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出洋考察”。全国抗战爆发后回国,随即被国民党囚禁长达12年之久,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立场。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秘密杀害,时年56岁。

c6dbd94e20f04110bad8f275e432359d_th_副本.jpg

张学良、杨虎城合影

       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和平发展的机会。西安事变后,日军加速了侵略中国的计划,并在西安事变后之七个月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由局部战争转为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开始“抢关东”,毛泽东决定将中共内部所有跟东北有关联的人全派去东北工作,其中包括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国民党方面,有人建议重新启用张学良。与此同时,中共正式提出张学良回东北的要求。

       由于张氏父子在东北的声望很高,国民党中央曾经草拟立案: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行辕主任,胡宗南为东北行辕副主任,蒋经国为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省行辕秘书长。但此议案被蒋介石拒绝,反而启用熊式辉主持东北工作,后来蒋介石此举被很多国民党内部官员视为蒋在东北走错棋的第一步,为最后失掉整个东北埋下了伏笔。国民党的大多数精锐部队在东北被中共全歼后,其在全中国的战局演变成兵败山倒之势,迅速丢失了整个中国。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军不断失去领地,张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杨虎城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凤。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后背重伤,终身不愈,后半生依靠拐杖或他人搀扶走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一个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振世之举,它将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文·中国历史网)

8fd4805d62bf29ae146adad7e51a0976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