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同州梆子是陕西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古称“同州”的陕西大荔,也称“东路秦腔”或“老秦腔”。它历史悠久,明末已经出现了专门的演出班社。同州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二六板”“慢板”“二导板”“流水板”“垫板”“滚板”等,其唱腔因为旋律的不同而有欢音、苦音之分。同州梆子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以琥珀(月琴)、板胡、二胡、唢呐、三弦、琵琶、笛子、管子、海笛、笙等;武场使用打击乐器,包括牙子、板鼓、堂鼓、梆子、手锣、云锣、大锣、铙钹、铰子等。同州梆子行当齐备,有正旦、老旦、老生(须生)、花脸、武生等角色,表演各具面貌。
同州梆子的传统剧目达一千多本,其中一部分今已失传,抄存的有两百多本,主要是历史戏,其中文武兼备,包括《黄逼宫》、《破宁国》、《反五关》等经典作品。
同州梆子深刻影响着陕西其他剧种及后来产生的其他梆子腔系剧种,对这些戏曲样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8年,陕西省大荔县"同州梆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