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事件聚焦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探本溯源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

日期:2020-08-19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露

廉政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构建清正廉洁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延安时期(1935-194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廉政理论、思想作风、法律法规、民主监督等各种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崇廉耻贪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化水平,谱写了党风廉政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矛盾突出,反腐败形势严峻,重温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廉政文化理论体系建设经验,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理论基础。权力观是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核心问题,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远离腐败。延安时期,共产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员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为人民服务》等不同著作中,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角度阐述了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为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要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腐倡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我们党要用反腐倡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推动我们党廉政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以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为中心内容的思想作风建设经验,为当代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宝贵思想源泉。要根除腐败,就要克服贪图安逸享受的腐朽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廉洁自律性,增强党的先进性。1942年党中央开展的“整风运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要求每个党员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廉洁作风。三大优良作风的树立,净化了人们的思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吸收延安时期优秀的思想源泉,借鉴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建设经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据“为民、务实、清廉”的指导思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以惩戒促廉、立法护廉、以法治政为核心内容的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经验,为当代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切实法律参考。延安时期,党中央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等惩贪法律法规;建立了财政收支及公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监管及决算制度、财政监督审计制度等防贪财政监管制度;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等干部廉政法律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制定,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廉政法律制度体系。在当代中国,要根除腐败现象,就要紧紧抓住制度反腐这个环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反腐法律制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反腐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标本兼治,使用法律法规规范从政行为,形成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不想腐败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对腐败分子要依法严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吏,铁腕反腐,不断提高反腐败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以民主监督、监督保廉为重要内容的民主监督体系建设经验,为当代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可靠机制保证。不受监督的政权,势必会产生腐败。延安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走上了制度化轨道。党中央积极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监督体制上,逐步形成党内党外、上下互通的监督体系;在监督程序上,逐步形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上,逐步形成由党内监督、参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党外人士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七位一体”的民主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从体制和制度上着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有效相结合,注重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人民政协监督,真正建立一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民主法制监督机制和预防腐败体系,让各种监督成为一条防腐惩腐的万里长城,成为贪腐分子不可逾越的防线。

以领导示廉、着力树廉、端正社会风气为核心内容的廉政文化环境建设经验,为当代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环境改善思路。推进党的廉政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廉政环境作保障。延安时期通过领导示廉、着力树廉、改造民间陋俗等手段来端正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廉政环境,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健康发展。延安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发展动力。二是树立廉洁奉公先进楷模,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模范示范作用,使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赶超典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三是大力治理社会环境,改造民间陋俗,整治赌博、吸毒等不良社会风气,为廉政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在当代中国,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需要良好的廉政文化环境。这就需要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其和示范力和带动力;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培训制度,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在思想上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拓宽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