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理论探讨 > 滋养初心 淬炼灵魂 > 名家解析

延安精神教育的根本是淬炼“家国情怀”

日期:2020-06-09                  作者:师银笙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总书记来陕考察,要求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并再一次告诫说:“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让人耳目一新,内容既深刻又丰富。“滋养初心”较好理解,“淬炼灵魂”是指什么?我以为进行延安精神教育,就是要用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来激发党员和干部的报国之心。

什么是“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总书记说,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志士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才取得的。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从青年时期就树立宏伟理想的家国情怀投身革命,历经千难万险,不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取得胜利。近几年来,我认真学习研究他们的革命轨迹,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从中汲取永不停步的动力。比如老革命家王稼祥就是让后辈永远敬仰的。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王稼祥遭遇敌军机空袭,被炸穿了肠子,加上脑震荡和耳膜被震破,当时没有麻药,他忍受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以致虚脱,人称胜过关公的刮骨疗毒。1936年12月4日,中央决定他去苏联治病,并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正式代表。到达莫斯科后,医生打开王稼祥的腹腔,发现有掉进去的纱布、橡皮管等遗留物,他们为这位中国红军的领导人能坚持长征坚持工作而感到惊讶和敬佩。1938年8月回延安后,仍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兼华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之一,协助毛泽东同志处理了大量有关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事务,提出过不少重要创见,为中央起草了许多决策性文件。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都和王稼祥一样抱着为国为党的“家国情怀”,矢志不渝,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培育“家国情怀”,应从青少年抓起。在众多革命者的行旅中,我们看到,他们从懂事起,就不断“淬炼灵魂”,磨砺“家国情怀”的目标和意志,习近平就是我们的榜样。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大幕,习近平的父亲,曾为西北人民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被打成黑帮,正上中学的习近平作为“反动学生”被关进了学习班。为了暂避风口,习近平要求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老区延安插队落户。他去的梁家河村是穷乡僻壤中“烂杆村”。当时,村里近乎原始,窄沟里没半亩平地,种点粮食得爬山上窪满山跑,累死累活一个人一年只能分二三百斤口粮、三五十块钱。贫穷,饥饿,辛劳,苦熬构成梁家河人生活的底色。严酷的生存考验,使习近平了解了农村的现实。“生存还是毁灭?”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七年间,他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艰苦的生活中过了“五关”,成了村里钢帮硬正的顶梁柱,1973年,20岁的他挑起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为发展生产,他带领群众打了5座大坝,淤出能高产的坝地,还挖了两口井,使旱地变成水地。1975年,他从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沼气办得好,便自筹路费,前往考察学习,回来后领着梁家河的乡亲一边钻研一边实践,使梁家河成为陕西省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村子,省上在这里开了现场会。当时我正在《延安通讯》编辑部负责业务,于9月20日刊出李彬和曹谷溪采写的长篇通讯《取火记》,宣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功绩。可以说,正是在梁家河的艰苦磨炼中他淬火成钢。

从管理一个村的“小家”到掌管14亿人口的“大家”,他曾多次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畅谈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等,回忆在延安的插队岁月。在采访中,他无所不谈:自己怎么学的抽烟;通沼气池被喷了满脸粪;几个月没有肉吃,后来见了生肉直接吃……“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这也是我人生逆境中的,是我人生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要发扬当年陕甘宁革命老区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精神,做到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兢兢业业把老区各项事业发展好。”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从年轻时树立宏伟理想,并在风雨中不断磨练,使自己的“家国情怀”更加浓烈,就能为社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

用延安精神淬炼“家国情怀”,必须明确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这次考察陕西的讲话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要求“陕西争当时代弄潮儿,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时代任务,又有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当前工作,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党员、干部,高度赞扬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每个人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论是在扶贫攻坚的决战中, 还是在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我们瞅准目标坚持不懈真抓实干,出自己的一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才智,就能汇聚成“万众一心加油干”磅礴力量,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一定会把新时代陕西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