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去伪求真 > 史海钩沉
抗日战争中最早牺牲的爱国将领
日期:2019-08-13   来源:延安红云平台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先后进行了14年。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成千上万优秀的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既有普通的士兵,也有许多高级将领。
       在抗战中,最先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是谁?

根据现有的档案资料记载,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两人都是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

佟麟阁(1892年10月—1937年7月),满族,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驻守平津一带。卢沟桥事变后,他率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7月28日,在北平城外南苑的第29军司令部遭受日军30余架飞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多人的日军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他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29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率部激战,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2014年9月,佟麟阁将军被列为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456.jpg佟麟阁将军

赵登禹(1898年—1937年),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13岁时拜名师习武,对太极、八卦、少林等拳术及刀、枪、剑、戟诸班兵器都有较好功夫,尤善徒手夺刀、赤手夺枪。1914年,16岁的赵登禹与其兄赵登尧及多名友人爬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到达陕西潼关,投奔冯玉祥将军领导的16混成旅当兵,曾担任冯玉祥将军的随身护兵,参加北伐战争和蒋冯阎的 “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132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28日黎明时分,日军第20师团开始向南苑发动了总攻。赵登禹调其所部第1旅和第2旅北上增援受阻,未能及时到达南苑。此时,日军出动了关东军增援部队之铃木混成旅团与酒井机械化旅团,配以30架飞机,形成了对南苑的包围。赵登禹率领卫兵30多人,指挥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反复冲杀,企图突围。忽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左臂,但他仍坚持前线指挥,不久,腿部与肩部又中数弹。由于南苑大操场的演武厅已被日军占领,他们只好且战且退,准备在大红门一带重整部队,循公路向永定门撤退。不料日军将机关枪架在公路两旁的树上,封锁了附近的道路。赵登禹率军突围,在经过御河桥时,被日军子弹穿胸,倒在了血泊之中。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临死前,赵登禹对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

789.jpg 赵登禹将军

毛泽东在延安纪念抗日烈士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佟麟阁、赵登禹等人在履行抗日的“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定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依据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资料,纪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