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调研减负要减在“关键处”
日期:2020-04-22 09:22:23         文章来源:云岭先锋网 作者:赵磊

清朝文人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写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意是说,不能从全部大局的角度去谋划的,即使治理好的小片的区域也是片面的,微不足道的。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有助于把握快速变动的实际,从根本上增强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开展调查研究,往往是推动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抓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旗帜鲜明提出要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作为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的“助推器”,“强化调研实效”必将为广大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调查工作》中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习近平总书记亦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始终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破浪前行的法宝。一切决策、论断、结论,都来自于调查研究;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经过调查研究。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么长期不下基层调研,即便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下了基层,也提前打好招呼,要求做好“衔接”与“准备”;有的过度依赖于网络,不愿深入一线、插到末端调查,用“键对键”代替了“面对面”;有的到基层调研身入心不入,只带耳朵听,不动脑子想,看看就走、听听就撤,纯属“走马观花”,有的甚至将走访调研简单地等同为“写论文”,调研报告写完就交差了事。类似这样的“指尖式调研”“材料式调研”,如何能发现问题,了解真相?又如何能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党员干部走访调研下不去、不深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调研下不去,如同鸡不下水,只在坡上刨食吃;走访不深入,如同鸭子下水沉不下去,总是浮在水面上;真正的走访调研,就应该像鸬鹚一样,能下水、下深水,会抓鱼、抓活鱼。

“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如果与促进工作脱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让调查研究服务实践,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用以促进工作,造福于民,才能彰显其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宏观作用”,才能让基层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调查研究提出的形象比喻。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走基层、作调研的过程中,不能产生“为调研而调研”或者“怕调研而闭门造车”的思想,而应该把调研的尺子卡准卡实,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的精准度。要主动淡化“官念”、放下“官样”、丢掉“官架”,像焦裕禄同志、兰辉同志一样,轻车简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生产车间,走进背街里巷,下到田野院坝,把自己当成群众一员,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让群众主动掏出心窝子,打开话匣子,只有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捉到“活鱼”、挖出“富矿”。要切忌光打雷、不下雨,要积极与群众交友,用心感知他们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了解情况、搜集材料,与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意见,吸纳群众的经验智慧。要带着“问号”搞调研,背着任务下基层,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切忌只看“盆景”不看“角落”。要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既发现个性问题,又看到共性问题,通过条分缕析、研机析理,找准问题症结,开出破解良方,真正做到对群众的愿望心中有数、对突出的问题情况明白,为做好决策、制定政策、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调查研究为起点,透过调研成果强化研判利用,找准问题切入口,一项一项求解,一个一个突破,使调研成果真正服务好政策的科学制定,确保调查研究“次次有成果,回回见实效”。

(赵磊 云南省宾川县委办公室)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