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书包 > 党建生活
畅通“三大循环”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日期:2020-04-17 09:01:34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杨英杰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特别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中央决策层之所以此时提出畅通“三大循环”的要求,是因为国际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已造成严重障碍。产业循环涉及的是生产环节,市场循环涉及的是交换(流通)环节,经济社会循环涉及的是消费环节,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完整性和经济运行的平稳性。畅通“三大循环”,对如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畅通产业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历经轻工业恢复、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以及“十三五”时期的“互联网+”、两化融合等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由过去聚焦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型制造业,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以及政策积极引导,产业结构逐渐转变,除了服务业增加值已领先于工业之外,工业亦逐渐朝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此次疫情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猝不及防,工厂歇业、工人失业,甚至基本的医护用品都出现了供给困难,高端技术产业链的脆弱性也愈加显而易见。有学者担心受疫情影响,我国产能恢复的不确定性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改变,可能促使跨国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出去,我国面临着产业链外移加速的风险。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我国对疫情的控制已初见成效,复工复产已是如火如荼,现在反而是国际订单因欧美等经济体疫情严峻而急剧下滑的风险在加大。眼下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是我国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其他发达国家仍处于封城封国的状态,我们的复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怎么办?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以空间换取时间乃当务之急。所谓以空间换时间,就是要依托我国本土产业门类大而全的优势,与我国劳动力资本整体仍处于中低端的现实相协调,尽量保全产业链供应链,以待疫情去后全球经济之恢复。我们相信,这种急就章不会导致所谓的“脱钩论”而陷中国经济于“低水平陷阱”之中,而是为保障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所作出的中国贡献。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编制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2018年,在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国外中间品总投入中,来自中国的中间产品分别占16.9%、12.9%、10.9%和10.5%,而东南亚经济体中越南、老挝等国甚至超过30%。从行业来看,中国是全球电子电气设备和纺织服装等行业生产链的核心枢纽,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占这两个行业生产链上所有中间进口品的比例都超过了20%。其他行业,如机械设备、化工橡胶、皮革制品和家具等制造业,中国也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生产链中最重要的上游供应商。

对于上述行业中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我们应加大政策力度,甚至可借鉴国外一些做法,直接补助到企业和个人,国家财政补助一定比例的比如两到三个月的工资,使企业能够存活下来不破产,工人不失业,确保产业链能够在疫情向好后及时运转。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地方考察时也强调,要“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小微企业是产业链的关节点,是推动创新的新引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畅通市场循环

此次疫情发生后,大多商场市场严格执行国家的防控要求,避免组织聚集性活动,控制顾客数量,交易骤降、供需复苏两弱、销售能力受挫。据不完全统计,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的流量下降最大,七成店铺都呈暂停营业状态。营业额因疫情普遍同比下降60%—100%不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促进消费业回补和潜力释放。

随着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恢复市场的条件也日渐成熟。在合理控制人流以及实施科学检测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既是经营者的需要,也是消费者的需要。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流通企业复工水平稳步提高、持续向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稳中回落,市场销售触底回升。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品牌便利店和电商平台的复工率和营业额总体恢复。

此次疫情,于市场流通环节而言,“互联网+”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凸显。“互联网+”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中的广泛渗透,对于各类商场市场充分利用日益便利发达的电子经营网络,尽快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恢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上零售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28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47167.26亿美元,网络零售交易额总计29744.6亿美元;其中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28国总交易规模的19.14%,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占28国总交易规模的44%。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零售业中的人、货、场及其内在关系正发生着颠覆式的重构,依托新技术的新场景、新渠道、新体验等层出不穷,对于各类实体经营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推动自身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的机遇窗口。

无论是线上电子商务还是线下实体商场、市场,作为产品的营销平台,各有优势,当务之急是创造条件维护好这个平台,恢复其活力,畅通流通环节,为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推动居民消费、投资项目建设供需良性互动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曾说,经济学就是研究人参与的生产到消费这样一个过程。重视生产,轻视消费,结果只能人为造成经济与社会的循环渠道梗阻。经济生产的最终指向是社会民生,我们之所以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放松,就是为了通过供给端的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端的由低到高的规律性发展。

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推出了诸多加快推进投资建设的政策措施。投资项目要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为目的,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循环的畅通。否则,为单纯刺激经济拉动GDP而投资,极易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或者半拉子工程。

民生工程并不见得总是那些容易被人看到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机场港口。比如最近因个别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在我国竟然引发部分地区的食品抢购。尽管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但在如何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方面难道不需要投资吗?

再比如,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内部民粹主义引发的逆全球化动向,实际上可能是国内贫富差距矛盾效应外部化的结果,对此我们要高度警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全面理解、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重大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的主要投资建设项目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来展开,而非罔顾主客观条件,冲着新概念一拥而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一方面是提高劳动者就业率,使劳者有其利;另一方面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亦即提升人力资本,使劳者有其智、有其力。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是对于短期拉动经济,还是为经济提供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都至关重要,比如对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持续投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利用极有可能转瞬即逝的机遇窗口,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