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应解题城市化“发展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强调指出: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
2020-12-28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2020-12-28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在贯彻实施民法典中全面履职尽责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实施好民法典,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民事检察工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将正式施行。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带头学习、贯彻、保障民法典实施,以高质量监督办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0-12-28
深刻理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要求,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细致的改革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12-28
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大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0-12-28
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0-12-28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师德师风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12-25
怎样讲好中国精神的精彩故事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向国际国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一方面要在传播内容方面下“绣花”功夫,切实提高传播内容深度与历史文化厚度,一方面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社交媒体新业态、新平台,借助强大的民间动员力,讲好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精彩故事。
2020-12-25
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以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蓝图。教育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