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先机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经济实现了快速恢复性增长,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01-07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意义十分重大。

2021-01-07

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

2021-01-07

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刻理解实现这一主要目标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2021-01-07

高质量发展中劳动精神的道德释义及价值统一性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反复倡导、强调劳动精神,从顶层设计到政策举措,无不彰显对劳动精神的强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中,提出要“强化劳动精神、劳动观念教育”。

2021-01-06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

2021-01-06

以理论上清醒保证政治上坚定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提高政治能力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提高的“七种能力”的第一条作了专门强调,并指明了提高政治能力的实践路径。

2021-01-06

把“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被首次提及。供给和需求是构成市场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供给也无法实现。

2021-01-06

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1-01-0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倡导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