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花石: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 2019-05-30 收藏: 收藏 分享: 分享

原标题:永春花石: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绿色发展


开栏的话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时间,新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如今,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追忆峥嵘岁月,作为共和国基石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网联合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老区办、中国新闻摄影协会手机影像委员会推出“革命遗址新故事”系列报道,聚焦福建老区,围绕革命遗址发生的新故事,以小见大,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老区发展及群众生活、精神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5cf0bc09ba969.jpg

讲解员郑巧松在介绍永春的革命历史 

每到周末,位于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就显得异常热闹,一批又一批游客接踵而来。这些游客前来,除了被花石社区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外,更多的是为了重温革命历史。


花石社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1927年至1931年,中共永春县特委和厦门中心市委曾把花石当作据点开展革命活动。走进花石社区,“经军井”“红军书院”等红色遗存随处可见。


“花石是永春革命的发源地。”花石社区讲解员郑巧松说,1927年至1931年,这里是永春县委常驻机关,解放后为纪念在这牺牲的先烈而改名为“红军书院”。2018年春,永春县政府将旧址建成了永春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共有建党大业、红军入永、苏区血火、抗战烽烟、胜利解放等5部分,展现了永春县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


近年来,花石社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成为永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党史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泉州市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也在花石社区落成,通过声光电、VR等现代技术手段,游客可以在馆内穿越历史时空感受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脉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去年开始,来花石社区旅游、研学的游客越来越多。”郑巧松说,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石,通过追寻革命遗迹,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把红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有了红色基因的引领,花石社区正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依山傍水的花石,境内桃溪段有“白鹭河”“橘子洲头”等美称,辖区内还有余光中文学馆、白鹤广场等社会文化资源。此外,社区现有明清和民国时期修建的闽南传统风格古厝30多座,其中以八斗堂、安溪堂等八大古厝最为典型。于是,花石社区串点成线,把余光中文学馆、水文馆、政治生活体验馆、桃溪流域风景带、民间古大厝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5cf0bc2d6237b.jpg

2018年9月,永春花石社区举行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资料图)

花石社区田园如画,每到秋天,层层稻浪,一片金黄,不少游客喜欢来这里体验秋收乐趣。这些年,花石社区还陆续举办了美丽乡村设计大赛、美丽家园摄影大赛、农民书画比赛、花石秋收运动会、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吸引游客观看乡村拔河比赛、南音演奏、白鹤拳表演、茶道表演、香道表演以及花卉盆景展览,并品尝各式传统小吃,采购当地特色农产品,带动了村民增收。


“现在的游客大多是一日游,我们要想办法把游客留下来。”在花石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建中看来,旅游开发是花石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关键一步。他指着一栋正在改建的古厝民宿说,目前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准备将部分古厝改造成民宿,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对于花石的未来,郑建中充满信心。“村里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发展旅游的决心不会变。”郑建中说,通过旅游带动,村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马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