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绘就临沂发展山水画卷
发布日期: 2019-05-26
阅读次数: 617
收藏:
分享:
原标题:沂蒙精神绘就临沂发展山水画卷
曾经那个年代,沂蒙山小调人们耳熟能详,知道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朴实、勇敢,曾经肩扛担挑,省吃俭用,参军拥军,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走进这块向往的神奇土地,走进临沂,看到这个城市迈进新时代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美满富足,我们祝福这片革命战争年代作出巨大奉献的土地和人民,期盼“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耀眼光芒。
蒙山巍巍,将沂蒙精神深深镌刻于八百里红色热土;
沂河汤汤,以奔腾不息热情讲述着沂蒙人奋斗征程。
在战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老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沂蒙精神”,让祖国亿万人民记住了那群淳朴厚道的沂蒙乡亲和那片曾经贫穷落后的城市村落。可如今,当你走进临沂,这座已然崛起的现代化新城壮美画卷,正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屹立于山东大地,璀璨于沂河之畔,赢得世人瞩目。
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商贸物流、民生建设……新临沂正破茧成蝶,以坚实的步伐高举“沂蒙精神”伟大旗帜,高唱奉献争先的奋斗之歌,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以勤劳智慧建设家园,以坚韧自强开创时代,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着梦想阔步前行。
担当作为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时的殷切嘱托。为了这沉甸甸的托付,临沂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培植“十优”产业,集中突破“四新四化”项目,担当、作为、落实,开动了临沂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山东临工的挖掘机智能制造车间,5条结构件焊接线、1条涂装喷漆线全都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SAP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保证了按用户需求定制化生产,还实现了从接单到交付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山东临工构建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实现了研发数据采集、市场分析、服务支持、配件、渠道运营及物流业务的可视化集成管控。得益于应用大数据的精益研发、精准营销、价值服务,临工集团目前已成功入围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临工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装备制造成就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8年7月,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名单中,金锣水务有限公司年产1万台(套)水污染治理集成装备制造项目入选。这种由金锣集团独立研发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净水系统产品体系,已在全球申请专利技术保护。目前,水污染治理业已成为整个金锣集团迅速崛起的新业务板块。“从食品业起家,到涉入环保产业,金锣的路走得不一般。”
这是一组热腾腾的大数据,显示了临沂市2019年一季度动能转换的稳步推进:工业新动能持续成长,“十优产业”中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9.1%和18.6%,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2.1%、5.2%和5.1%。
目前,临沂工程机械、木业、精品旅游、商贸物流4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7家,5个品牌入选中国品牌价值分类百强榜,信息技术、软件、康养等“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均在15%以上;临港1400万吨高端不锈钢和特钢制造产业集群纳入全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成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旧动能转换在沂蒙大地正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
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沂蒙老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吹响,沂蒙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努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奏响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进行曲。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临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从培植主导产业入手,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临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0家,数量跃居山东第一位。
在罗庄区沂堂镇,隶属于临沂兴大投资发展集团的荆兴现代农业公司的有机农业基地让这里改变了模样。这里兴建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着力发展有机蔬菜。原来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瘠土地,成了年创收近20万元的“聚宝盆”。“公司的经营战略转向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集团由城市转向农村的第一步,今后将继续加大农业开发建设力度。”兴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相荣涛认为,社会资本大量投入农村、农业,将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远在蒙山深处的蒙阴县岱崮镇,正是在山东东蒙企业集团的投资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岱崮地貌景区。由于交通、水利等条件限制,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较大难度。东蒙集团将此地特有的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作为旅游主打品向外进行推介,并规划投资开发了占地25平方公里的岱崮地貌景区。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了多位一体、独树一帜的复合型旅游休闲新格局,为当地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以田园综合体为抓手推动产业振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动生态振兴,正是临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两项重点工程。临沂将重点建设规划总面积55万余亩的30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力争用3至5年培育成为乡村振兴先行区。
“我们目前初步形成乡村振兴‘1516100’规划体系,即以乡村振兴规划纲要为同龄,聚焦聚力5大振兴,推动实施16大专项工程,重点抓好100项工作任务,让临沂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临沂正走出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商贸物流
——开放视野迈向全球
本报记者 边江亭
在临沂商城大数据中心物流监测大屏幕上,不间断地发布着整个商城的物流信息。这个大数据系统整合了临沂商城1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平台、133个专业批发市场、2200多条物流专线、11.7万辆物流车辆、6万多家商户的商贸物流数据,为临沂这个“商贸物流之都”提供着强大的科技支撑。
曾经“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临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建设批发城开始,逐步发展为目前拥有上百个市场的商贸物流之都。2018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5056.3亿元,同比增长11.1%;物流总额7461.41亿元,同比增长11.2%;网络交易额2288.01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网络零售额290.94亿元。
“沂蒙精神深深扎根于临沂人的血脉,我们骨子里就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当年,我们建起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商城;今天,我们又要‘买全球’‘卖全球’。”临沂商城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临沂紧抓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前沿趋势,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临沂商城正插上智慧的翅膀,辐射全国的商贸物流网络正不断拓展,现代化商贸物流体系正加速转型升级,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我们已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内蒙古天源国际物流园,这既是我们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也为今后顺和集团走向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东顺和集团负责人介绍,背靠强大的商贸物流体系,借助“一带一路”机遇,集团将会迎来新发展。2019年,集团重点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与传统物流业相比,智慧物流园区将节约土地成本5倍,提高工作效率20倍,与当前物流水平相比领先10至15年。这种物流发展新业态,将会有力助推临沂商贸物流的转型升级。
今年一季度,临沂外贸新业态拉动作用突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6.1亿元、增长1.3倍,带动全市出口增长10.1%、居全省第6位。
惊涛拍岸七十年,扶摇而上九万里。今日沂蒙大地,千万沂蒙人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大踏步走在开拓奋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实现大美新临沂伟大梦想的春风里。
责任编辑:马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