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九旬老兵李志中:争分夺秒进城 保卫西安人民
发布日期: 2019-05-20
阅读次数: 693
收藏:
分享:
原标题:第一野战军九旬老兵李志中——争分夺秒进城 保卫西安人民
李志中老人在朝鲜参战时留影
李志中老人珍藏的“1947年笔记本”与军事研究册
“在获悉胡宗南下令炸毁西安后,第一野战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提出作战口号‘慢一分就是西安人民的灾难,晚一秒就是西安人民的损失’,即刻向西安疾驰,全团情绪高涨,心急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到西安……”
今年92岁高龄的李志中老人鹤发童颜,开朗豁达,很是健谈。对他而言,过去的许多事都伴着岁月的云烟零星飘散了,唯有那一段军中的峥嵘岁月永刻心中。追忆起西安解放战斗的点点滴滴,坚强硬朗的李志中难掩内心最柔软的一面,伴着他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叙述,西安和平解放的情景逐渐浮现眼前。
战斗前夕 争分夺秒向西安进军
1927年6月,李志中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年少时艰苦的生活和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他暗下决心,要参加革命。
1945年10月,刚满18岁的李志中如愿参军,成为当时120师358旅714团的一名战士。次年,调任宣传员负责刻印战报等工作。1949年5月,李志中作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文印股长,随军抵达咸阳,参加解放西安战役。
1949年5月18日中午,驻扎在蒲城县的第一野战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接到紧急命令。“部队一律轻装,当即出发,迅速进占西安,保护西安,彻底粉碎胡宗南临逃前破坏西安的企图。”李志中回忆道,获悉胡宗南下令炸毁西安重要工厂的意图后,为了不让敌人有破坏市区的机会,部队争分夺秒全速向西安进军。
“慢一分就是西安人民的灾难,晚一秒就是西安人民的损失”,在这一作战口号的鼓舞下,全员火速疾驰,恨不得插翅飞到西安。“大家心情急切,把疲劳、饥渴全都忘了,连驮枪炮的骡马都竖耳扬蹄疾速前进。”作为文印股长的李志中一路随军,身上背着沉重的钢板、墨水和工具等,头顶烈日,脚踏灼土,只听“沙沙”的马蹄声和人的脚步声回旋在渭北平原上。
强渡渭河 一举歼灭敌军工兵营
1949年5月19日傍晚,部队抵达渭河北岸的咸阳,比预计的时间还要早,中途无一人掉队。据李志中回忆,当时敌人已把陇海线上的咸阳铁桥南端炸断,并以一个营的兵力龟缩在南岸的明碉暗堡里,倚仗渭河天险,妄图阻止部队前进。
在侦察清楚敌人的碉堡和火力点后,部队做好强渡渭河的准备。拂晓,一场渡河战爆发了,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三十名突击队员率先渡河。“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战士毫不犹豫的从桥上跳入渭河,武装泅渡到南岸,用手雷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李志中激动地说,在突击队员的掩护下,全团部队徒步强渡渭河,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向西安挺进。
部队抵达三桥车站时,东方已经发白,火车升火后突突地冒着烟。得知城内敌人只留了一个工兵营,正准备破坏工厂和炸毁机器,为了使人民财产不遭受损失,部队迅速整装登上蓄势待发的火车。“轻重机枪全架在车厢顶上,侦察排乘铁路压道车走在前面。”李志中说。
彼时,时间正一分一秒朝着一个伟大的时刻跳动着。20日晌午,部队由西城门进城,兵分两路分别占领火车站与被解救的工厂。“敌军工兵营完全没有料到,我们的部队会如此神速。”李志中说,敌人还没来得及引爆埋好的炸药,就仓皇逃跑了。部队赶到大华纱厂、中南火柴厂等地,在护厂工人的协助下排除了机器上的炸药,还截住了不少敌军工兵营士兵。
和平解放 唯愿红色基因永相传
1949年5月20日,先遣部队把红旗插上了钟楼,宣布西安全城解放。当天晚上,火车和工厂的汽笛呜呜长鸣,西安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解放军秋毫无犯、爱人民的优良作风,深得古城人民的爱戴。
“为了稳定人民的情绪,我与战友分头搜集资料、编撰文稿及刻印战报(号外),向城内部队及百姓分发。”5月21日起,李志中一行人借住在西门内一户人家中,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文印工作。“那时,白天要跟随部队行军,晚上要刻印战报,天刚亮还要到街头分发。”李志中说,因为纸张短缺,当时一个连(100-150人)只能发一份战报,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看,这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文印工作蕴含的巨大价值。
提及工作,李志中从口袋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饱经风霜”的红色小本,封面上贴着毛主席与人民坐在一起聊天的图片,下方用钢笔端正地写着“1947年笔记”,本中记录着李志中往日搜集的多个艺术体标题。“这是我随军时别在腰间的笔记本,它的年龄比你大多了。”李志中如数家珍地翻开一页页薄纸,上世纪40年代报纸的字迹跃然于眼前。
翻到刻有“解放西安”艺术字的那一页时,李志中陷入了沉思……1949年参加完解放西安战争后,李志中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兰州,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几经战火洗礼,李志中的革命理想更加坚定。“一晃70年过去了,当年借住的宅子早已变成了高楼,每次路过那里我都很想念并肩作战的他们。”李志中哽咽着说,自己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如今西安翻天覆地的巨变让他应接不暇。
责任编辑:马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