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会架起中俄交流“连心桥”
发布日期: 2019-05-14
阅读次数: 841
收藏:
分享:
原标题:丝博会架起中俄交流“连心桥”
第四届丝博会上,马克认真的给来客介绍俄罗斯参展的医疗项目
“这是宣传册,您可以了解一下……”马克正在用流利且轻柔的普通话介绍道。5月11日,第四届丝博会开幕,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参展,吸引了不少到场的中国嘉宾,马克作为现场翻译人员参加了此次会展。
马克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家乡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我在西安生活了五年,学习和感受它的文化、美食、历史,西安是一座让我离不开的城市。”已经是“陕西通”的马克微笑的告诉记者。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俄罗斯与中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给像马克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愈加需要这样的人才。
马克告诉记者,希望自己今后可以留在西安发展,抓住每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说:“参加如此高大上的国际盛会,既能向家乡代表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市场,也可以给中国嘉宾们讲述来自俄罗斯的医疗、教育等产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给中俄两国往来出一份力。”
Yasavey旅游公司负责人奥丽雅正在给现场观众介绍当地手工艺品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的地方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目前中国已是俄罗斯入境游的第一大客源国。Yasavey旅游公司负责人奥丽雅通过翻译告诉记者:“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在俄罗斯极北地带,那里的自然风光非常吸引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第一次来到西安的丝博会宣传。”
短短交谈,展台已围满了客商和观众,纷纷前来咨询俄罗斯北部特色手工艺品,品尝果酱等特色食品,观看当地旅游宣传片。她和同事们用简单的中文向前来了解的客人讲诉:“亚马尔在涅涅茨语中是边缘的意思,这里保留了俄罗斯土著人民的传统历史和传统生活方式。”
“目前来俄罗斯北部旅游的人相对较少,希望借助丝博会平台宣传展示俄罗斯北部的传统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吸引更多的中国的朋友来俄罗斯游玩。”奥丽雅代表公司在国内几个城市分别进行过展出宣传,她说,“我自己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时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