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截至2月18日11时,延安市连续11天无新增病例,累计确诊8例,6例已治愈出院,2例在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25例,全部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已解除观察211例。
陕西网讯(记者 刘芯靓 冯超)2月18日15时,陕西省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远程连线延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张建波,介绍了延安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建波介绍,延安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月18日11时,全市连续11天无新增病例,累计确诊8例,6例已治愈出院,2例在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25例,全部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已解除观察211例。
落实落细政治责任。第一时间建立高规格、高效率的作战指挥体系,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13名市级领导担任7个工作专班组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坚守岗位、靠前指挥,1595名第一书记驻村坚守一线,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检查点成立临时党支部223个、党小组458个,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全市 4104 名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先后有14 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落实落细排查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从居民自律、封闭管理、留观隔离等方面制定十条措施,以命令形式发布。全面停运省际市际班线及网约车,在“两站一场”、高速出入口、省界市界等区域依法科学设置检查点,对所有外来车辆和人员逐一登记检测。采取大数据与网格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逐人造册登记,全市累计排查1784个村、138个社区、88万户260万人次。关闭所有景区、人员聚集场馆,取消各类大型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峰上下班、错时用餐,各级政务大厅和信访接待大厅全面推行“网上政务服务”。全市推迟举办婚庆喜宴424起,简办丧事277起。
落实落细隔离救治。按照“四个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所有确诊患者全部在定点医院按照国家治疗规范标准进行隔离治疗,对隔离观察人员提前介入、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免疫能力。建立由14个专业、59名专家组成的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4个梯队63人的预备队,分组划片指导基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深入开展流调工作,围绕每一名确诊患者画出树状图、传播链,实行链长负责制,精准阻断传播链条。确定17个集中观察点,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居家隔离人员严格执行14天观察期,依法保障正常生活,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做到“六个一”,即发放一份告知信、一副口罩、一支体温计、一瓶消毒液、一张联络卡,落实一名管护责任人。市县两级设立发热门诊19个,临时关闭全市所有个体诊所、医务室、门诊部,规范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落实首诊医院和首诊医生负责制,强化医护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依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组组建心理应急救援队,全面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一线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对象的心理压力和公众焦虑情绪。市级领导第一时间慰问了一线医护人员,增强了全市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落实落细保障工作。全市下达疫情保障资金9220.45万元,预拨医保资金2395万元,下拨市管党费100万元。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国际市场加大防疫物资协调采购力度,全力化解防疫物资紧缺难题,所有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统一调配使用,优先保障防控一线。多渠道加大商品储备,全市粮油、蔬菜、肉蛋奶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推送疫情防控科学知识、政策法规等信息4.87万条,举行新闻发布会6场。处置涉疫谣言等不良信息74条;查处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行为41起;查处疫情防控违纪违法问题12起,处理31人,党纪政务处分4人;对履职不力问题4起10人追责问责,公开通报曝光1起3人。
落实落细复工复产。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们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从降低企业成本、财政金融支持、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16条措施,进一步降成本、扩投资、稳就业、促发展。分批有序推动全市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批优先保障能源供应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全市水、电、气、暖正常运行;第二批开展医药、口罩、消杀、水果、农产品等防控物资企业和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的复工复产,保障防控物资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满足供应;第三批将全面开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等其它企业的复工复产。紧跟时令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加快释放大众服务行业消费潜力,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编辑 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