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在照金之杨柳坪初会刘志丹

    —— 照金
  • 信息来源:耀州政法
  • 发布日期:2019-05-22
  • 阅读次数:103
  • 收藏:
  • 分享:

杨柳坪初会刘志丹

19324月初,习仲勋与刘林圃等领导发动了两当兵变。起义失败后,国民党部队和地方土匪武装仍然穷凶极恶地追捕起义部队的失散者。6月上旬,为了寻找党组织,习仲勋躲过敌人的疯狂追捕,从长武亭口镇秘密回到家乡富平。 

1545200932430.jpg

两当起义前的习仲勋

因为情况不明,习仲勋没有直接回自己家,而是先住到距家十多里的表姐家。不久,习仲勋由表姐家转移到都村外祖母家中暂住避风。又几经周折,终于与富平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接上了头,并向组织表达了自己寻找红军陕甘游击队的迫切愿望。

习仲勋寻找红军陕甘游击队,追随刘志丹、谢子长,得到同乡农民周老四的热心帮助。习家和周家向来关系甚密,结为干亲。周老四名叫周明德。他的侄子周冬至是习仲勋的干兄弟。民国十八年关中年馑,周冬至随母亲逃荒要饭到耀县照金,从此在照金山区的老爷岭定居下来,靠租种山地勉强糊口度日。留在富平老家的周冬至叔父周明德,时常赶牲口或推独轮车驮运食盐到照金一带兑换粮食维持生计,顺便看望侄儿一家。由于他常往返于照金一带北部山区,不时听到些红军陕甘游击队在照金及其周围地区活动的消息。习仲勋从周老四处打听到红军陕甘游击队的行踪后,决定和他一起北上照金,寻找刘志丹的队伍。 

5ce558481b3b6.jpg

照金镇杨柳坪地母庙

19329月初,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通往耀县北山的土路上,一辆装满锅板盐的人力独轮车,缓缓地前行着。拉车的人正是习仲勋,推车的是他的同乡周老四。两个人扮作盐贩子,以换粮为掩护,结伴而行,一路向照金走来。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河水。经过百余里崎岖山路的跋涉,习仲勋和周老四终于到达照金老爷岭,借住在周冬至家里。

到达照金后,习仲勋很快打听到红军陕甘游击队的驻地。红军陕甘游击队此时正在照金西边不远的杨柳坪休息整编。习仲勋得到消息后,匆匆从照金老爷岭周冬至家赶到杨柳坪,见到刘志丹。 

5ce55866527a6.jpg

刘志丹

习仲勋见到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刘志丹,特别听到周围的同志都亲切地称他老刘,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他觉得有许多话要诉说,但一时竟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刘志丹看出了习仲勋复杂的心情,紧紧地拉着他的手,鼓励地说道:干革命还能有不失败的时候?失败了再干嘛!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失败的次数要比你多得多。刘志丹真诚而坦率的态度,亲切质朴的话语,让习仲勋感到亲切又温暖。此时,他们的心犹如磁石似般地紧紧吸引到了一起。

习仲勋望着刘志丹清瘦的脸庞,高高的鼻梁,深邃而温和的目光,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谈话顿时活跃了起来。习仲勋详细叙述了自己搞学生运动坐牢,两当兵暴失败,搞农民运动也屡受挫折的情况,感到内心很沉重。刘志丹说,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两当兵暴时你还是队委书记。他又说: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过大大小小七十多次兵变,都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根据地。

刘志丹第一次与习仲勋的会见和谈话,给习仲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把这次会见和谈话视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生深刻影响的重要经历而屡屡提起:我很早就听说过刘志丹的名字,也听过他进行革命活动的许多传说。在传说中,常常把刘志丹描绘成一个神奇的人物,但是初次见面,我得到的印象,他却完全像一个普通战士。他质朴无华,平易近人,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谈笑风生。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志丹的谈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感到他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这不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也是从实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几年来,志丹走遍陕甘边区,下决心要搞一块红色根据地。但是,由于省委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这个愿望始终没能实现。他走到哪里,就把建立根据地的道理说到哪里,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期望能说服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他那种坚忍不拔的信念,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照金杨柳坪会面后,刘志丹成为习仲勋革命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对他初期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