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安红云平台,助力更有力的红色文化传承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安红云”公众号
陕西红拳是起源并流传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影响遍及西北、西南、中原、东北等地区,流派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等。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富平石刻,字以镌而存,文以碑而载,碑以文而贵,镌以书而珍,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探索、研究与改进中,富平石刻得以发展,终以其精湛考究的艺术价值而享誉九州,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2014年“...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传统手工纸生产的重要技艺之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原始的民间手工艺。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历史悠久,先秦时代祭祀宗庙、招待上宾时便有“献羔祭韭”、“朋酒斯飨,曰杀羔羊”的礼仪,传沿演变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极...
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延安市南端,因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所在地而得名。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宝鸡是炎帝故里,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据民间传说,宝鸡地区的炎帝祭祀活动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约在五千年前,炎帝因误尝火焰子(俗名“断肠草”)而逝于宝鸡天台山,黄帝闻听后,急速赶往天台山祭奠。
社火是由先民祭祀土神的社日和祭祀火神的迎神赛会活动逐渐演变而产生的一种民间巡游演艺活动。史料记载和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社火发源于西秦宝鸡。宝鸡历史悠久,历代就有耍社火之风尚,耍社火在宝鸡又称装故(古)事...
洋县悬台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
咸阳彬县灯山会是彬县民间传统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期间在彬县城关镇水帘村花果山石堡进行。南北朝时期,居住在彬县水帘附近的民众在山崖面上开凿了许多石洞,即“九曲十八洞”,后称为“水帘石堡”,正是这些石窟...
药王山庙会又称“庙市”,是在寺庙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县迎城隍在当地俗称“接爷”,已有600多年历史。迎接队伍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艺术表演队组成,表演方阵围绕城隍夫妇神轿,秧歌队、舞蹈队、担子队、锣鼓队、社火队一边行进,一边演出,吸引很多观众。
合作共赢的延安红云资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