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五月,又将迎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纪念日。78年前的这天,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面对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发表了这篇经典论述。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当年,《讲话》开创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纪元,今天,《讲话》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78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尽管如此,“人民性”的命题历久弥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与人民共命运,这是艺术家必须始终铭记的信条。我们相信,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讲话》必将发出久远的回响。
延安红云编者按: 2019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延安红云平台推出这组专题文稿,借以表达我们对毛泽东的思念和缅怀之情,同时也提醒和启迪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感恩,不忘初心,爱党爱国,牢记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途上,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继续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奋斗。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2014年第28期《环球人物》杂志上,刊登有记者采访《张学良画传》作者张友坤的文章。张友坤披露了张学良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其中谈到张学良对国共两党领袖的看法,张学良说:“一般人都不知道我的心理……我可以说我就是共产党。” “换句话说,我是同情共产党,我认为共产党对中国有益处,而且认为共产党是爱国的。”“不但同情他们,我拥护他们,这是真正我内心……”
师昌绪(1918.12.17—2014.11.10),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的重要奠基人,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开拓者。曾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在党的第一代集体中,朱德没有分管过科技工作,但他始终把科技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和国防的强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思考战略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科学意识,对具体工作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体现出执著的科学精神。
1927年4月至5月召开的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举行的。大会虽然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了批评,但对于如何应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因而没有解决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革命形势更加严峻。